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客家风情>>〖色味俱全.美食天地〗>>【 客家饮食 】>>客家米食

主题:客家米食
发信人: tseng_k(莫名)
整理人: huangtm2(2002-09-27 19:39:21), 站内信件
咸、香、肥一直是客家菜的特色,之所以有这些特色是因为环境 造成的,早期客家人垦拓的地方多是贫脊荒凉的地区,为了生活,体力消耗较多,而且工作时流汗多,为补充盐份,所以才有咸、香、肥 的特色。客家菜的特色反映客家人勤奋坚苦,刻苦耐劳的传统精神。 客家人生活素守俭约,对于饮食以经济实惠为原则,但不失其口。 

早期客家人的主食是稻米和蕃薯,在农家多半吃蕃薯,城镇才有米饭可吃。糯米通常作粄和酒的原料,而米的成饭,方法不外捞饭、闷饭和蒸饭三种,其中较流行的为捞饭,因为米汤可喂猪和浆洗衣服 ,颇具经济上的意义。 

『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即闽南人所说的『粿』。兹将粄的原料、种类、作法及使用时节介绍如下: 

粄脆:即是打粄的原料,一般以糯米为主,作法是将磨石磨出粄浆, 再挤去多余的水份就成粄脆。 

齐粑:客家人最常食用的粄,不论婚、丧、喜、庆,庙会拜拜都会用到齐粑。作法是将糯米用饭甑蒸好后,再放入「舂臼」里打, 两人用「舂臼槌」轮流打,为求打的均匀,另一人则在舂臼里 将齐粑翻转。 为什么齐粑会成为客家人在婚、丧、喜、庆时,最重要的食物呢!有种说法是这样的,因为客家人早期生活较穷困,而齐粑的原料是糯米,糯米吃后很容易就有饱足感,所以在上菜前吃了齐粑后,很容易的对桌上的菜就不会吃的那么多了,这方法对勤俭的客家人来说,是有其意义在的! 

红粄:客家人遇办喜事大都会打红粄,作法是将粄脆中包甜豆沙、花生粉、红豆馅,包好的粄团再用「粄印」印出龟甲的花纹。 

新丁粄:为了要庆贺家中有新添的男丁而做的,其实新丁粄就是红粄 ,红粄要做足足满一斤,通常在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时「祭天公」,以感谢上天赐男丁之福,这时候的红粄就叫做新丁粄,在新丁粄祭拜上天后,要分发给邻舍,是把快乐分享给大家的意思。 

发粄:客家人遇办丧事或扫墓时也大都会打发粄。作法是把酵粉放在粄浆里,使它发酵后在蒸,蒸到粄面隆起而分裂,称之为「笑」 ,蒸发粄要蒸笑了才好,因为是发财致富的一种征兆。 

逢年过节 

新年:一年之中粄做最多的时候,有『甜粄』、『咸甜粄』、『发包』 、『菜头粄』、『油槌子』。 

元宵:『菜包』,因其形状像猪笼,所以又称『猪笼粄』。元宵后的挂纸(扫墓)要打发粄,如果是新建的坟,则必须打『红粄』。 

清明节:『发粄』、『艾粄』、『苎叶粄』。 

端午节:包粽子,不打粄,但有一种叫『粄粽』。 

中元节:包粽子,打齐粑。 

中秋节:打芋粄。 

冬至:打『粄仔圆』,即汤圆。


----

从前 现在 过去便再不来
红红落叶 长埋尘土内
开始 终结 总是 没变改
天边的你 飘荡 白云外
苦海 翻起爱恨
在世间 难逃离命运
相亲 竟不可接近
或我应该 相信 是缘分
情人 别后 永远再不来
徒然 独望 放眼尘世外
鲜花虽会凋谢 但会再开
一生所爱隐约 在白云外
苦海 翻起爱恨
在世间 难逃离命运
相亲 竟不可接近
或我应该 相信 是缘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