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闽南风情】>>〖民俗风情〗>>【闽南风俗文化】>>七夕话民俗

主题:七夕话民俗
发信人: loveair11(*.水晶猫咪.*)
整理人: fantast(2003-02-28 23:25:58), 站内信件
http://cafe.xilu.com/cgi-bin/cafe/club_down_file?club=maomitiantang&fileid=153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http://cafe.xilu.com/cgi-bin/cafe/club_down_file?club=maomitiantang&fileid=152
  

  就夜晚而言,除月夕外,七夕也是同样美丽动人的...... 

  七夕别称“星期”的背后,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二星在
七月七日这天会合,故称。王勃的《七夕赋》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
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
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
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
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
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
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
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
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
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
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
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
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
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
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
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七夕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说明]
  “七夕”又称“女儿节”。七月七日几乎全是女子的活动。这首唐代七律描绘了
七夕晚上的风习:全家聚宴,女子默默祈祷找个如意郎君。然后排成行,一位一位拜
祭仙女,乞巧,热闹了整整一晚上。
  
               
               七夕乞巧
                              

  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
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
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
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
节。
  七夕节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样的面点,各地风俗不一。
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好象要请天上的织女来品评。然后大
家一面观赏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使人变提灵巧。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
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




----


一天一点日记 
一天一点留在书信日记 
也留在—— 
令我眷恋的闽南风情 
猫咪的家——最深的安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