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umi()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9 20:50:30), 站内信件
|
网外书包汪建辉(人间的思路)卷2-004
我还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迅速发展的工业科技便切进
了我的头脑。从此精神成了物质的象征意义,否则精神就会在物
质的困乏中完全死去,而物质也会仅仅成为物质的名词。多么
可怕啊!人类的优越性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是形体的优越?
没有别的什么?
人类赋予了树以意义,使树从自然之树升华为思中之树;
然而现在就要将树从思中赶出让树还原为仅仅是自然之树的
树。悬崖上的松树给人以刚劲挺拔之感,河边的柳树给人以婀
娜多姿之态,北方的杨树向人显示出正直刚硬之躯。多情的人
喜欢柳树,刚强的人喜爱松树,正直的人喜爱杨树——人们可以
根据树寻找自己的形象。在这时人与树达到了一致;当达到与
它完全完美的统一时便是人与自然的合一。
人之处于万物之上,是因为人类在存在的自觉中观察并思考着
它们。
那时我也要走下楼,到对面的那个加工厂去。工厂里几乎
全都是女工,因此去工厂玩或办事的清一色全是男人,人们去
的目的全部很简单——就是“异性相吸”——根据这个原理我必得去,
否则就不正常了,就 成了偶然之中
的偶然现象;据说这种现象一万年才会出现一次。说实话我去
的意义肯定与“他们”不同,因为我并不是被“吸”去的,我讨厌
女人,说客气一点女人从来就不会引起我的“那”种情绪,看见
女人我不会有任何感触、感觉、感受。我去那里完全是因为那个
原理的作用,我不能让我之前几代人得出的论证毁在我的手
里。
我去的意义与他们不同的是:我去是为了那个原理的原因,
而他们去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原理的内容。
我与他们的不同是:我站在原理边缘看他们。
我的处境是:随时都有可能会从边缘坠落“下去”,当然这
个“下去”值得推敲,谁知道就一定坠“下去”而不会升“上去”。
他们的处境是:一成不变的就是原理的本身,就像原初的
树,仅仅是自然的树,没有任何自觉性。
加工厂生产一种叫“钠”的东西,这种东西十分反水,遇
水便炸,就像烧开的油遇见了水。这一年在一连下了几个月的
雨之后又下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雨——当然这里空
前是得到了验证的,有历史记载为证;绝后则是为了增强效果,
我想当然地想出来的,并且我也是真心地希望这场特别大的
暴雨是绝后的。这样绝后又变成了一个良好的意愿——请读者注意
“绝后”的内涵慎限在暴 雨之内,不必产生太多
的联想——雨水冲进了加工厂将工厂淹没,在雨水
与钠元素混到了一起的时候,我听到一声巨响,工厂伴随着一
阵水雾飞上了半空。
加工厂没了,吸引异性的力转移到了不知去向的空间。指导
我的原理因没有了客观对象而失去了作用,因此以上所有阐
述原理的文字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原理对我的作用便就不了
了之。
世界万物皆因变化只能不了了之。人们不能只停留在原
有的理论上,即使还没有搞清楚它。事物在未了之中前进。事
件在了中形成发展。
我的屋前现在是一片废墟,每天我看着废墟的瓦砾在阳
光下醒目地清晰,这深深地刺痛了我埋在心底的美好,特别是
每天黄昏那孤独地坐在砾石上的老人的身影,阳光将他的影
子拉得很长一直贴在我的脸上,我感觉到一阵恶心,听到断断
续续的夹带着哮喘的喘息在我的耳边响起,我闻到了一股恶
臭一股臭豆腐的味道,我转身离开窗户,来到书架前翻阅一本
描述黄昏的书: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116.2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