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oreign-land(秾格昵戈弄)
整理人: mmxin(2002-11-16 12:03:52), 站内信件
|
吃这件事情,讲究的是情调。在精工细作的西餐厅里进餐固然是件美事:步履轻盈训练有素的侍应,色泽柔美错落有致的灯光,设计精妙雅致不俗的小装饰物……犹如一匹风化绝代的流苏披肩,在华灯初上的夜里轻轻一抖,便散发出宝石般溢彩无伦的光华。然而在露天的小摊旁吃,人来人往的街景,一张张形态各异的面孔,喧哗声吵闹声,静观一幅幅生龙活虎的世俗画卷,却也别有一番味道。
阳春白雪是美丽的,下里巴人又如何不好?所谓情调,是一种感觉。能感觉到它的好,就是情调。我仿佛是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对于吃,也就有自己独到的感觉。
我以下要说的,是一家我读书时代常去的小饭馆。
走出音乐学院大门,走到大路口,过马路,穿街过巷,“北方小食”就来到眼前。“北方小食”是一家北方小饭馆的名字。褪色的手写红色字体写在门面上方,普通而毫不起眼。这条路我已经熟捻无比。闭上眼睛再数1234567便能找到。
第一次大驾光临“北方小食”是在附中。我寻欢以大哥哥身份带领着我们一群小女孩,哗啦哗啦地就跑了进去。点的是凉拌粉皮儿凉拌牛肉。再后来我自个儿去就再不愿看菜谱了。我一坐下就喊凉拌粉皮儿凉拌牛肉,说得扑溜扑溜的,比北方人更北方人。
店子有狭隘的空间,灰扑扑的光线,发出吱吱声的旧木桌,疙瘩不平的墙壁。人通常不太多。即使多,仍然感觉不到闹市里虚浮的热闹。大家似乎都有一种共识,而那是一种什么共识,却又不得而知。
店外的路边坐着白痴大男孩,柜台前有抽烟的大妈,精通粤语普通话的老板踪影飘忽,身手利落又散发着懒散气息的服务生走出走进……明眼人能一下就知晓这店子属于家族生意。他们从北方迁居而来,散发着一种散淡悠长的干燥生活气息。
不论早上晚上,那智商有障碍的大男孩喜欢坐在路边的椅子上,不说话,安静地看人来人往。因为小食店周边是音乐学院广工大学舞蹈学院市歌舞团省歌舞团,常常能看见各种职业专业的人们走来走去。偶尔一个漂亮的舞蹈女孩踏着着青春的节奏走来,肆无忌惮的笑声,眨眼的工夫,话音犹在,人却远了。
我很奇怪的喜欢这种感觉。象站在一片遗弃的空地上,自由的感觉,别人不知道。不知道是安全的。
菜很快就到了。
凉拌牛肉:醋、油、铺底,片片分明的牛肉、一大撮干净的蒜粒、香菜、辣椒,搅拌均匀,即可享用。
凉般粉皮的配料除了牛肉一项,其他完全相同。
明明白白的配料。简单明了。但是能把它做好,并能让我一吃再吃并能让我百吃不腻,那就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高。我和朋友通常是菜来筷起菜光筷落。这对于我们这些胃口萎缩,食欲不振之众而言,天大的喜事也莫过于此了。
通常我们还会要一个面条,那面条的名字我总记不住。但是内容丰富,价格便宜。自诩胃口过人的列位请勿自以为是。
茶是最不好的茶了。和其他差劲的小饭馆如出一辙。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喜欢这种暇疵,惟此才显得可爱。我和朋友常常就是在中午和傍晚的时候如此边吃边坐边聊天。我们的伤心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失意我们的沮丧,我们的眼泪我们的笑语,统统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得到宣泄。我们相互扶持相互安慰。那些珍贵明媚的话语连同美味的菜肴,一并吃进我们的肚子里。
大学毕业后,我偶尔也会大老远的和朋友坐公车或打车去结结实实怀旧一回。感觉依然是好的。那里见证了我大部分的中学大学年代,留下了我们青春的痕迹。在我对学院饭堂彻底失望的年代里,“北方小食”犹如一颗最美最亮的星星照亮我空洞饥荒的肠胃,它令我在绝望之余看见了真正的希望。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