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rlifan(云飞扬)
整理人: leonard_soup(2002-08-11 16:12:00), 站内信件
|
1995年,时任市档案局局长的孙维玉在该馆发现一本侵华日军《231联队史》(日文),作者是侵华日军231联队第二任队长木尾 浦银次郎,他曾任沦陷时的宜昌地区警备司令官,日本投降后,作为战犯被处无期徒刑,该联队是日军宜昌作战的主力部队之一。该书由木尾 浦银次郎送给市档案馆收藏。
《231联队史》将中方的宜枣战役称之为“宜昌作战”,并将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是侵华日军攻战武汉后,为打开陪都重庆的大门而发动的大战役。张自忠将军是在“宜昌作战”前一阶段血染沙场的。该书记载了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在宜城南瓜店十里长山牺牲的最后情节:
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站起来,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出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
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
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心起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地轰然倒地。
日方称,当日战斗从15:30开始,17:20结束。战斗结束后,日军开始打扫战场。堂野和藤冈估计这位刚刚死去的军官一定是位将军,便翻动遗体搜身,堂野从他身旁的手提保险箱中,翻出了“第一号伤员证章”,藤冈则从遗体的胸兜中掏出一支派克金笔,一看,上面竟刻着“张自忠”三字!两人大为震惊,不禁倒退几步,“啪”地立正,恭恭敬敬地向遗体行了军礼,然后靠上前来,仔细端详起仰卧在面前的这位血迹斑斑的汉子来。接着他们把情况报告了上司231联队长横山武彦大佐,横山下令将遗体用担架抬往战场以北20余里的陈家集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司令部,请与张自忠相识的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亲自核验。
专田盛寿“七·七事变”前担任中国驻屯军高级参谋,与时任天津市长的张自忠见过面,“七·七事变”时又作为日方谈判代表之一,多次与张自忠会晤于谈判桌前。遗体被抬进陈家集三十九师团司令部时,天色已黑。专田盛寿手举蜡烛,目不转睛地久久注视着张自忠的脸,突然悲戚地说道:“没有错,确实是张君”!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用酒精把遗体仔细擦洗干净,用绷带裹好,并命人从附近的魏华山木匠铺赶制一口棺材,将遗体庄重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上立一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1956年,冈村宁次曾与何应钦谈到张自忠之死。冈村宁次说:“我以前在北平认识了张自忠司令官,而在进攻汉口之后,不幸得很,我们在汉水(即襄河)东岸之战两相对峙下来。……那时战事爆发,张先生勇往直前,挥兵渡河,进入我方阵地,惟遇我方因战略关系向前进击,他竟冲至我军后面战死。他之死令我感慨无量,因我本身也随时有阵亡的危险。”
------感慨万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