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essie()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8 20:51:56), 站内信件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essie 讨论区 】 【 原文由 jessie 所发表 】
- 瞎子、沙门比较浅谈 - BBS的男性写作阳刚的不多,瞎子、沙门却算其中的例外。我早想正儿八经 地评评了,只是不得闲,略略说说印象罢。 他们都写了《刺客》,一写秦事,一写唐事。非常有意思的是,瞎子的《刺 客》加入了不少现实生活当中的场景(如播音喇叭),沙门的则很明显地采用了 新小说派的叙事手法(如罗伯·格里耶)。一从内容,一从技巧,有意把旧题翻 新。 两人的镜头感极强,有意采用色彩,令小说具有了浓厚的戏剧味道。但也有 大不同。瞎子的镜头是跳跃式的,蒙太奇式的,如徐克的武侠电影,动静、声响 渲染气氛,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立体。我印象深刻的是某食客向荆轲挑衅再三, 荆轲突飞奔过去,刀在地下划出火花,此时镜头一晃,瞎子另起一段,写食客转 身就逃。这段写得跌宕起伏,像看电影一样过瘾,个中英雄儿女襟怀,简直能叫 人一拍桌子,呼声“小二!拿酒来!”。沙门的镜头则是缓慢的,细致的,无处 不在的,只能用法国电影来形容,是激情风暴来临前浓黑的静默。有一段算是动 静比较突出的,大约是刺客在练剑,橘子是如何飞起来,又落在一条午睡的狗的 鼻子上,把它吓得狂奔。但这是默片,感觉声音隔得老远,只有镜头诡异地运转。 这是沙门的拍摄手法:有无数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生活场景每一个隐晦的角落(如 女子更衣),但你只能用“窥视”来形容,偷偷地,心怀不轨地,小心翼翼地一 点点靠近。沙门的笔法好,你被他牵引着看遍所有他想你看的角落,也许你会有 一种共同犯罪的喜悦与亲密情感在,看完后,你也许会舒口气,赶紧逃之夭夭 ——因为,确实,太压抑了。 由此,也可以推出第三个比较点:瞎子是热的,从身体到灵魂,沙门是冷的, 灵魂。但这样归纳不全面,一把刀总有两刃。我注意瞎子的文章几乎都有个特点, 开始是唯美的深情的,他极爱白衣,黑发,落花,酒这类意象,看上去很美,阅 读很有快感,如一叶轻舟飞渡万重山,只是这山壁两面是有凄厉的猿声的,最后 的结局总是寸寸肠断,瞎子说是因为自身的阴郁,我倒觉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 态度,一种散场后满地瓜子花生壳汽水罐的印象,燕窝说瞎子的小说是“鸦片”, 似乎有点过火,但瞎子的文字读过后,让人惘然若失,那倒是真确的,瞎子的起 笔好,结尾却仓猝忙乱,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沙门就不一样了,他的文章有股潮湿的瘴气,就算他写及最阳刚的最阳光的 部分,这股瘴气也若隐若现,说起来残酷,以主人公不停追问灵魂的去向,终极 意义(《妄想狂手记》),我觉得这瘴气来源于知识分子的清高自许与对现实的 无力感虚幻感,对自身的定位越高,就越清醒地意识到与环境的格格不入;理想 的几乎不可能实现,就越痛苦——直到痛苦也变成一块可以不停咀嚼的口香糖, 虽然甜味已去,惯性地也要咀嚼两下。沙门的文章到最后总有个奇异的转折,他 是个很天才的人,记得他写《妄想狂手记》第一部分后,我给他去信,设想了三 种他可能续下去的路子,这是在出难题了,但他最后竟然还是避开了常规的发展 方向,从两本书入手,把之前的一切几乎都抹杀了。只是第一部后,《妄想狂手 记》已淡而无味了,我用口香糖的比喻,是很伤感地发现他虽然才华横溢,却缺 乏大家的气度。 瞎子和沙门都给我这样惋惜的感觉:只差一步了,只差一步了!可是我自己 是提不出建议的,他们比我棒得多的地方是他们自己在走,未来的方向谁也不可 预测,作为读者,评议者,朋友,只能评价他们现在的文字,又并无建设性意见, 吐一口气,也觉得自己的不负责任了。 - 针儿,2000/10/19晨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61.143.82.3] -- ※ 转载:.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96.151.2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