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美食广场>>【飲食文化】>>偶来说说鲁菜

主题:偶来说说鲁菜
发信人: acekingedm(淑女不跳舞)
整理人: nikkosport(2004-06-09 13:19:37), 站内信件
    曾经听一位是国家N级厨师的朋友说过鲁菜的特点。经过多年的研究,鲁菜被他总结出三大特点:黑乎乎、咸乎乎、粘乎乎。
    初时以为纯粹就是玩笑,仔细一想,人家说的又很有道理。现在鲁菜给人的感觉好象也就是这样:做什么基本都离不开酱油,什么菜做出来都是黑乎乎的;北方人普遍口味重,不够咸肯定时难以下咽;做菜时候喜欢用淀粉勾芡,或者蛋清,反正是黏黏糊糊的……
    将信将疑之间,突然对它有了兴趣,就到处找资料来看。才发现,其实鲁菜原本不是这个样子的。
    先从菜系说起。自古以来,中国地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物产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各地人口味上的差异,再加上烹调方法的差别,饮食习惯的不同,逐渐就形成了菜系。虽然近百年来,交通的发达,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将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差异减小,物产已不再是某地所独有,但这种千百年沿袭下来而形成的饮食习俗还是一直没有改变。 
    一般地,我国菜系划分为鲁、川、粤、苏四大菜系。虽是以省命名,但是它的影响所及则远远超出省的界限,鲁菜的范围除山东外,还有华北平原、京津地区、东北三省以及晋陕等都是山东菜的口味和食俗的地域,成为北方菜的主干。
    鲁菜在北方菜里占据重要地位是在明清时期。鲁菜从明代进入北京,经过六百余年的发展演变,已完全适应北京人的口味。经过历代文人、官员的指点帮助,加上厨师的辛勤劳动,使原鲁菜逐步演变成技法不凡、口味纯正的北京风味菜。现在北京有许多风味名菜,如葱烧海参、酱爆鸡丁、烩乌鱼蛋、糟溜三白、醋椒鱼、砂锅散丹、芙蓉鸡片、干烧冬笋等,都是出自丰泽园、全聚德、萃华楼、东兴楼、泰丰楼、同和居、便宜坊等著名的鲁菜馆。
    鲁菜是以其味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古书云:“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齐鲁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美好地域,为烹饪文化的发展、山东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就曾是以“善和五味”而著称的名厨。南北朝时高阳太守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烹饪术做了较系统的总结,记下了众多名菜做法,反映当时鲁菜发展的高超技艺;唐代段文昌,山东临淄人,穆宗时任宰相,精于饮食,并自编食经五十卷,成为历史掌。故到了宋代,宋都汴梁所称“北食”,即鲁菜的别称,已具规模,明清两代已经自称菜系。从齐鲁而京畿;从关内到关外,影响所及已达黄河流域、东北地带,有着广阔的饮食群众基础。山东古为齐鲁之邦,海鲜水族、粮油牲畜、蔬菜果品、昆虫野味一应俱全,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经济、文化、交通事业的发展鲁菜又逐渐形成了济南、胶东两地菜系,分别代表内陆与沿海的地方风味。
    泉城济南,自金、元以后便设为省治,济南的烹饪名厨们,利用丰富的资源,全面继承传统技艺,广泛吸收外地经验,把东路福山、南路济宁、曲阜的烹调技艺融为一体,将当地的烹调技术推向精湛完美的境界。济南菜取料广泛,高至山珍海味,低至瓜果蔬菜,就是极为平常的蒲菜、芸豆、豆腐和畜禽内脏等皆可制成美味佳肴。济南饮食业历来十分兴盛,原有的聚丰德、汇泉楼等曾久负盛名的老店,均已经营山东传统风味菜闻名。烟台、青岛位于美丽的胶东半岛,以烹制海鲜见长。鲁西、鲁北的禽蛋菜;泰安以豆制品为主要原料的素菜,以及鲁中地区具有齐国遗风的肉、鱼菜肴各具特色。山东菜正是集山东各地烹调技艺之长,兼收各地风味之特点加以发展升华,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而成的。



----
没有人能理解我的自信,因为我很自卑
So
,我一直住在人迹罕至的那片孤岛
而那里,就是我的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