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ochild()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8 21:54:45), 站内信件
|
“人有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儒而多酒意,一石不晓 而多画意”,古有伯牙善弹琴,人皆不懂,有一山中樵夫子期却能听懂,子期正 是所谓不会“弹琴”却有“琴心”的人。我所说的《瞎子与太阳》的故事,一方 面是说语言有时候是很有限的,真正的感觉有时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在写完《道德经》后感叹,写那么多还不如不 写,真正的对生活的感悟岂是语言所能表达的?“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不如亲 口尝一下”作诗同理。与其告诉你如何去作诗,不如你自己尝试着写,用真心写 自己真的感动。这也是我一直对诗歌的看法,宁可幼稚一些,也绝对是真的情感 ,活生生的东西,草原上的野花是要比水晶瓶里的玫瑰漂亮的多的。当然写诗也 是有一定技巧的,好的诗人自然能做到天衣无缝,不留雕琢的痕迹,好诗也是要 有内容的,有真情实感的,是对生活的提炼。若没有对生活的领悟却在那里写诗 ,妄图觅得佳句,不只是闭门造车,简直就是缘木求鱼了。再来说一下“诗心” 的问题,我所谓的有“诗心”当然不是指读了多少书,有多少学问的人。所谓的 “诗心”还是对生活的一种理解,是一种生活状态,就是健康的心理,对生活的 热爱,对未来的憧憬,这样的人自然也能体会生活的乐趣,自然也能理解诗。虽 然他可能不识字,可那也是诗人。“诗”本来就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你不用作 诗就已经拥有了这样的情感岂不是更高明?就象瞎子并未见过太阳,可他却能沐 浴在阳光下,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这岂不是比见过太阳更好吗?更何况有些眼睛 明亮的人却从未感受到阳光的温暖,那岂不更是“瞎子”吗?所以我说那么多还 是想说作诗还是“以情为主”,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用语言记录下来,那就是“ 诗”了。
-- 不恨古人吾不见 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和我交流请来秋雨文苑http://say.coolbel.com/bbs/bbs.asp?user=秋水伊人
雨巷寻香http://rancy.myetang.com/
兰炼电讯http://202.100.68.54/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9.96.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