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文学创作>>封存永藏>>文章待编>>遗风易景>>历史沉淀>>回顾贰仟>>十月作品>>无法得到安宁

主题:无法得到安宁
发信人: xiaotian1981()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9 02:26:54), 站内信件

 


  诺贝尔奖对绝大多数有幸获此殊荣的人来说是至高无上的成就,可对
前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完而言,它却意昧着隐于荣誉之后的
巨大的耻辱和深重的灾难。

  刊登在《世界博览》今年第五期上,由明廷雄撰写的《诺贝尔奖不是
福》一文,介绍了此事的经过,现摘录如下——

  早在1947年,苏联著名诗人和小说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即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提名,主要是表彰他在现代诗歌创作和翻译西欧古典名
著方面的成就,提名最终末获瑞典文学院通过。1953年,他再次获得提名,
可这次却由于他是“生活在苏联的苏联作家”而遭拒绝——这似乎也多少
折射出瑞典文学院的“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偏狭。

  1955年,帕氏写成了至今仍能证明他艺术生命力之恒久的著名长篇小
说《日瓦戈医生》。该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为历史
背景,记述了日瓦戈医生的悲剧遭遇,借此反映一代知识分子对十月革命
所表现出的迷佣。小说的现实主义手法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俄国国内战
争时期的某些残酷的社会现实:

  日瓦戈自幼丧母,靠舅舅格罗米柯教授将其抚养成人,并把他培养成
救死扶伤的医生。

  他在沙皇军队中服役,亲眼目睹了流血的战争和人民的苦难。后来爆
发了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由此建立,日瓦戈为之兴奋不已:“多么高超
的外科手术,一下子就割去了腐臭的溃疡,直截了当地对一个世纪以来的
不义下了判决书……”但随之而来的是混乱和饥饿,日瓦戈一家也陷入濒
于饿死的苦境。革命并没有带来日瓦戈所期待的东西,这引起他的反省和
思索:“你不能否认这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而是某种从未出现过的荒诞
的东西……”

  革命破坏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日瓦戈无法行医和写作。他原本住在瓦
雷金诺,过着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有一天他去城里借书,返回时被红军游
击队员截住,被迫到游击队里当医生。就这样他同妻子和儿女分了手。一
年之后,他从游击队里逃了出来,回到瓦雷金诺,可家中空无一人,房子
破得无法居住,妻子和儿子已经去了莫斯科。日瓦戈病倒了,他同情人拉
娜生活在一起,想重新开始译书和写作,以稿费维持生计。但只过了12天,
拉娜突然被一位神秘人物接走。日瓦戈望着森林的尽头,不停地低语:
“再见吧,我唯一的爱人:再见吧,我永远失去了的爱人!……”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8.114.16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