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tau()
整理人: yvonneh(2000-11-19 02:08:13), 站内信件
|
“人之初,性本善……”,孔子曾经如是说。多少年来,我们受的都是这种教育。 可我却不敢苟同。
我一贯认同“性恶论”,我相信人一出生就带有这样那样的邪恶的念头,这和几 千年前法家的荀子的观点不谋而合,既所谓“人之初,性本恶”,集体需要有法 律的制约。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家庭都要有一定的纪 律来制约人的行为,否则次序将会陷入不可收拾的地步。同样的道理,我相信人 与生俱来的惰性,一个人的生活中要是没有一定的目标或是一定的纪律制约着, 那幺他的惰性将会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因此我对那些高呼着“我要自由”的人 从来都是嗤之以鼻的。
我一点都不怀疑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正确性,但从上述观点出发,我相信“共 产主义”这个许多人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伟大目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实 现。分析可找出原因:一是社会的生产力还达不到那种水平;第二点,也是最重 要的一点,人的思想素质离马克思所设想的差得太远了。文革前毛泽东的“跑步 进入共产主义”的破产就是最好的例子。人都是自私的,有多少人会将自己拼命 劳动所得的报酬毫不犹豫的献给集体呢?据说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初,出现过 这样的事:各家各户把自家的牲口该杀的都杀了,粮食该吃的都吃了,真正实行 公社后,所有的财产统计结果不到以前的三成。经过了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人们 的思想素质不是提高了而是更加急功近利了,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私有财产的增 加——我们好象离共产主义越来越远了!曾经有一次上课时,老师告诉了我们他 的想法:“我认为共产主义不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的那个结果,而是追求这 个目标的过程。”我十分认同这句话。
同样地,我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一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或名或利…… 人生来就有七情六欲,在有了安全感之后,人们就会朝着吃饱,穿暖这些生存的 基本条件努力,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很自然的又会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总之,人的一生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欲望充斥着。“理想”这个词听起来很崇 高,但在我看来,它和“欲望”是同义词,并没有什幺本质上的区别。在古代, 人们被这种或那种欲望纠缠得无法分身时,常会通过“出家”这条路来彻底摆脱 自己的欲望,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幺解脱方法——谁说和尚们就没有欲望, 和尚们的欲望是有一天可以得道成佛。只有死人才没有欲望,要想摆脱欲望的纠 缠只有一条路——死!反过来说,有欲望有什么不好的呢?我认为正常的欲望是 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举个例子:草原上有一只鹿,不甘心被狮子猎杀的命运, 于是它有一种欲望,一定要跑得比狮子更快,于是它拼命地努力,果然它跑得比 其它的鹿快,它的一生都没有被猎杀,并且它把这种基因传给了下一代,就这样 这一族的鹿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进化了。可狮子也不甘心挨饿啊,于是它们也努力 地快跑……我相信人进化的过程也是这样的。人们不甘心居于现状,总想着过上 更好的生活,有更高的精神境界,于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了,各门学科也发展了 。
可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欲望的存在,不知道“理想”与“欲望”的联系 。这是可悲的。“一个人要带着罪感生活”,一位学者曾经说过。这也是中西方 文化的很大的一个差异。没有这一层的思想,人所做的一切将浮于表面,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10.14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