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2338366lili(雪枫林)
整理人: spiceqi(2002-08-07 22:52:27), 站内信件
|
2002年 5月2日 天气:小雨
长沙似乎不是很欢迎我,刚下火车,竟然是烟雨蒙蒙。寒冷的东风拍打着我,我不得不裹紧衣服。我发现犯了一个错误。广东已经是炎夏,而这里仍然是寒冬,可怕的是我竟然带着夏装而来。一边走一边打冷战,加快脚步走出了站台。这时,朋友强穿着红色的棉袄正在外面等着我!他看见我,终于露出了笑脸。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朋友见面除了喜悦还是喜悦。凌晨4点30分,长沙的火车站显得冷冷清清。不过我们倒是不在意。
出租车还是有几辆的,叫了一辆的士,就开向五一广场东路朋友的住所。在火车上因为有所谓的“艳遇”,对象是一个差几个月就十岁的小女孩,搞得自己一晚都没有睡觉。于是在出租车上迷迷糊糊,也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走了一段路,差不多在清平路。突然,车停了,我还以为到了。没料,车门迅速打开,一个人冲进来坐下说:“快点去派出所,捉到一个偷摩托的贼。”我望向窗外,只见有三个男子正在殴打一个人,那人发出痛苦的哀求声。的士司机没有征得我们的同意,竟然把车开到了派出所。我们也在派出所下车,司机敲了我们十几块。虽然派出所离朋友的住所很近,但总是有点不爽。给予旅客的安全对于出租车司机必须作到的,可惜这点服务都有问题,我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疲倦战胜牢骚。嗨,不过终于可以找周公聊天啦!
9点45分。雨没有停,疲劳似乎还没有被驱散,拥有的时间也不多,只能是风雨无阻,疲劳无阻啦!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为了选择当仁者,我们第一站就来到了岳麓山。
岳麓山揽胜
岳麓山位于湘江的西岸,我们经过堕落一条街,穿过湖南大学校区,就可以直接到达岳麓山的南门。岳麓山名字的源自于南岳衡山。“麓”即足也,“岳麓”就是南岳衡山之足。南北朝刘宋时徐灵期《南岳记》云:“南岳周围八百里,逥雁为首,岳麓为足。”当然也有别的说法,甚至称这里为小南岳都有。南岳我看是没时间和金钱去啦,只能在这里抱一下岳足了。
朋友强拿了一本湖南大学的学生证,据他自己“供认”,是花了30块钱的大钞,从外面搞来的,凭这张学生证可以免费出入岳麓山。别的学校的学生证就没有这么大的好处啦!原因是岳麓山和湖南大学有渊源的关系。我跟他说,小心夜路走多碰见鬼啊!
在湖南大学图书馆门前就可以见到岳麓山的第一个景点--自卑亭。建于康熙年间,自卑亭取名自《中庸》“若登高必自卑”。厅为方型,东西向单檐歇山顶,厅角高翘,两端有兽吻,青瓦黄墙,古色古香。不过亭还有一点人为的现代气息,墙角处题着:“办证,请打电话###########。”亭里面设立一个旅游服务部,里面的物价跳了三跳!
亭前游客很多,当然少不了几个丐帮兄弟。走过自卑亭,不一会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石雕。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正微笑地望着前方。石雕后面是毛主席的词。照相的人很多,找个好的角度拍照都是挺难的。从雕像左边绕过去,就来到了南大门购票处。没钱坐登山车,只能一步一脚印,向山上攀登,斜坡很斜也很长。花了十分钟左右,就来到了一个地方,这里古木参天,林壑清幽,实乃佛门胜地。山门处有对联一副:“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对联概括了麓山古寺的历史地位。
山门有和尚把守,入寺收钱,无论什么人,一律平等。有点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味道。看见这些满脸微笑、大腹便便的和尚,就有点想剃光头。寺的格局基本与其他寺院相差无己,走过山门,就看见祢勒殿,未来佛正笑着呢!殿门前有对联曰:荘严佛土,成就众生。未来佛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尽天下可笑之人。佛门净地确也搞了个“旅游服务部”,专买旅游产品,赚游客的钱,我想在这里,和尚和商人的区别就是一个有毛,一个没毛!没毛的是不是就是和尚呢?
祢勒殿后面就是大雄宝殿了,我发现寺里面的对联很多,这里也有对联一副: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出自杜甫《岳麓、道林二寺行》,诗人用来形容古寺之壮丽,只可惜道林寺现在已经倒塌,否则还可以睹一下风采。
大雄宝殿后面是观音阁,牌匾由欧阳询题。中国人拜得最多是观音菩萨,有求子观音、大慈大悲观世音、千手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等。中国的宗教信仰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观音信仰带有功利的色彩,于是观音菩萨在中国世俗中的名气和影响几乎超过一切神诋,观音已经成了世俗心目中的第一菩萨。观音阁现在是香火旺盛,我不得不在外面停留一会。观音阁前有两株罗汉松,传为创建麓山寺时所植,故名晋松,也叫六朝松,它们算是岳麓山麓山寺悠久历史的见证。两棵古松就像观音菩萨的守护武士,故又有松关之称。据说其中一株小的,是乾隆时期因被风雨倾覆后所补植,当时掌教书院的张九镒曾作《麓寺六朝松大风拔一感赋》:
翻风啸雨插云根,百尺森然独踞尊。
共说六朝留古迹,已非双树立僧门。
虎岑堂护虬髯影,鹤井泉空脱骨痕。
倚石坐看偏缺一,眼前灰劫竟谁论。
进入观音阁,见一孩子抬脚去插香,高度不够,把香插错位置。“喂,别玩。”一和尚大声呵斥,吓得小孩子脸色发青,手忙脚乱。我见了就有气,出家人应该宽宏大量,慈悲为怀,可惜这个穿着袈裟的秃驴一点修养都没有,竟然连小孩子都吓。真是把佛祖的脸面丢尽。不过现在的佛门是一点都不清净,和尚搞得商业化,世俗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难道佛教的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吗?现在能像鸿一大师这样的高僧已经像恐龙一样绝迹。
失望的走出了寺庙,绕过了浩气长存亭,我们到了蔡锷将军的墓地。墓地占地1620平方米,系岳麓山大型墓葬之一。墓上以花岗岩砌园型墓座、上为方型墓,东向嵌入紫铜墓碑,正面刊刻“蔡公松坡之墓”碑文。墓地设有座位供游人休息,来这里景仰的人很多,蔡锷对长沙影响很多,在长沙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和这位北洋军阀有着联系的东西。离开蔡锷墓地,向左攀登,来到黄兴的墓地,墓地很高,必须登很多级楼梯才可以上去。这个地方叫小月亮坪。黄兴先生于1917年4月15日国葬于此。我觉得这个跟黄兴有缘,没想到他的忌日竟是我的生日。黄兴墓也是岳麓山大型的墓葬之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上有方型墓塔,像一把利剑一样直插云霄,整座墓葬显得庄严肃穆,气势雄伟。这里比蔡锷墓热闹得多,花圈也非常多,还有20几个解放军正在凭吊、照相。离开黄兴墓葬,朋友强说,上山已经没什么好玩啦,都是墓地。我们下山到别的地方吧!既然“导游”这么说,也只能向下拐啦!在岳麓山埋葬了许多自辛亥革命以来为国捐躯的相籍英烈,他们生前多是驰骋疆场的风云人物,为着民族的独立、振兴,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和满腔热血。最后,他们都落叶归根,而且现在死后他们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成了岳麓山的风景胜地,去岳麓山,怎么能不亲临墓地去缅怀他们呢?在这些地方,发挥想象,就可以尝到热血沸腾的滋味。
向下走了一段路,忽闻鸟声阵阵,似乎万鸟齐鸣,是喜是悲一时说不清楚。而且还有不时的喇叭叫声,可能是训鸟人在煽动游客的情绪吧!没想到岳麓山现在也是“歌舞升平“。朋友告诉,这个地方是新建的景点--鸟语林。开发公司搞了一张大网,整个鸟语林笼罩其中,开发公司说这是为了保护鸟类,我想他们可能都是鸟类吧!最终我并没有进去,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开始向山下走,很快就到了白鹤泉。没想到是走回头路,左侧是刚才的麓山寺,看来我朋友这个导游真是浪得虚名啊!古人说此泉:“冷暖与寒暑相变,盈缩精旱潦不异”,有麓山第一芳涧的誉称。白鹤泉的得名据传说是古时有一对仙鹤飞止其上,恋此人间仙景,留影泉中,人们喝泉水后有益寿的功效,后取名白鹤泉。这个故事有点道家的色彩。这个泉也由于美丽的传说而闻名遐迩,所以很多人为了长寿,也登山饮泉。从古至今,依然不变。宋代赵忭纪以《白鹤泉》为诗:
“灵脉本无源,因鹤漱玉泉。
自非流异禀,谁识洞中仙。”
白鹤泉其实是寺僧取引泉水,砌石为井形如鹤形,故名白鹤泉。走近观泉,泉水好象已经很脏,里面都大把硬币,看来一定又是那些旅游开发者的鬼把戏,说什么丢钱许愿。如果愿望用钱可以得到就好啦!在白鹤泉,还刻有“白鹤泉碑”,系清光绪三年湖南粮道夏献云所做《张子和石通判的白鹤泉》诗:
“谈天终日口澜翻,来气清泉醒舌根。
满座松声间金石,微澜鹤影漾瑶琨。
谈中知味谁三咽,妙处相期岂一尊。
有本自应来不竭,滥觞断可验龙门。”
可惜我来的并不是时候,这里正在大动土木,我连泉水都喝不上,别说是品茶了。除了白鹤泉,岳麓山还有许多有名的泉。如清风泉、玉泉、龙井、法华泉、达泉。当然这些并不像白鹤泉这么闻名。
走过肖劲光铜像、吟将阁,过了步虚楼,来到了道家第二十三洞虚福地。这个地方就是云麓峰顶。据说在这里可以北瞰洞庭,南极潇湘,“之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我是比较倒霉的,烟雾笼罩着山头,连只鸟都看不到。云麓宫建于明代成化十四年,明代可以说是道教兴旺发达的朝代。据说明朝初期,朱元璋之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意夺取建文帝之位,在政变过程中,道教的真武大帝助其一臂之力,因此朱棣登上王位后封真武大帝为“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后来各地也是大造道观。进入宫门,前为关帝殿,道教还是比较聪明的,能够请出俗神来壮大自己的力量。中为玄武祖师殿,玄武大帝是道教神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起源于古代的星辰信仰--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玄武神。《楚辞.远游》说:“玄武,北方七宿,谓龟、蛇也。”所以龟蛇被视为玄武神的象征。宋真宗为避圣祖赵玄郎讳,将玄武又成为真武,所以玄武大帝也就是真武大帝。在中国,连神仙这些都要避皇帝的讳,可见皇权始终高于神权。对真武的信仰,全国是比较普遍的,最顶峰当然是明朝时期由于帝王的大力提倡。后为三清殿,三清是道教中最高尊神的合称,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这三位尊神其实就是道教哲学“三一”的象征。三清殿的檐柱有对联一副可做证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两厢为道众住所,殿宇为石柱铁瓦。宫门处有同治年间临湘名士吴獬撰写对联:“对云绝顶犹为麓,求道安心即是宫”。道家是比较注重修心养性的。
云麓宫的许多殿宇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已不存,特别在文革期间,一些受到严重破坏。在里面,泡上一壶茶,手持经书,听鼓乐诵经,则可心清自然!当然云麓宫的情趣必须和周围的自然结合一起,才能让人乐而忘返。清朝咸丰年间黄道让在其《重登岳麓》诗中正有佳句表现岳麓之势。原诗:
万壑风来雨乍晴,登高一览最忪惺。
西南云气开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我发实从近年白,此山犹似旧时青。
读书老友今何在,古木秋声爱晚亭。
朋友强说:“不如你也作诗一首。”我虽是爱诗之人,不过作诗确实是肚子里的墨水有限,怎么敢拿出来献丑。古人旅游,每到一处,如有所感,或作诗作文,于是确实给那个地方带来了许多文化积淀。如今也一样,旅游就是给你一种感受,让你不得不把这种感受用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当然也有的人娇柔造作,搞出许多笑话。民国时期,有个军阀叫韩复渠笑话很多。有次去登泰山,泰山可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游玩常处,留下的诗句简直多如牛毛。韩复渠附庸风雅,也作诗一首,仅为笑料。原诗:
远看近看黑乎乎,上头尖来下头粗。
有朝一日倒过来,下头尖来上头粗。
这首诗当然博得不少马屁精的喝彩啦!一时传为笑话。
“古木秋声爱晚亭”,可以说是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从云麓峰顶到爱晚亭并不遥远。爱晚亭,清乾隆五十七年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湖广总督毕沅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改为爱晚亭。爱晚亭有个民间传说则是这样说:清代乾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很有名气,但为人傲慢清高,古板,不过此人喜欢山水,岳麓山的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八景都是他亲自指点修饰。为了欣赏秋山红叶,他建了一座亭子,取名红叶亭。一年秋天,江南才子袁枚到了长沙,许多人仰慕他都来拜访,罗典认为袁枚这人不符合封建圣贤之道,且生活放纵,特别是收女学生,对他来说简直是乱搞男女关系。不去拜访袁枚,还怕他找上门,就在书院牌楼上写了副对联:不为子路何由见,非是文公请退之。后来袁枚真的找上门,递了拜贴,还是碰着一鼻子灰。袁妹只能离去,到了青枫峡,只见三面环山,满山红叶像火,在一片开阔的平地上有一亭子,石柱子,琉璃瓦,飞檐高挑。亭子的匾额上有写的“爱晚亭”三个大字。柱子上有对联:
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
峡云深滴翠,一双驯鹤待笼来。
袁枚看了不住点头,只是对牌匾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袁枚玩了岳麓山,对岳麓山上的景物都做了描写,惟独在《红叶亭》题目下,只抄录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绝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且把第三句写成“停车坐枫林。”当然很多人知道这不是错误,于是许多人议论纷纷,罗典听到后,感觉惭愧,马上吩咐学生取下“红叶亭”牌匾,又亲笔写了一块“爱晚亭”的牌匾挂上去。这成为民间的佳话。
爱晚亭也跟毛泽东有着密切的联系。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于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因为这个缘故,一九五二年湖南大学重修爱晚亭时,校长李达致书毛泽东,请求题写亭名,毛泽东愉快地接受了请求。现在的爱晚亭匾,就是毛泽东亲笔手书制成。亭子里放着一张大石桌和几张石椅子。在亭子里,望顶端,可以看见毛泽东先生写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爱晚亭前面是一片园林,采用江南的建筑风格,从爱晚亭饶着小小的石台阶下去,就是一个小湖。水很清,亭子的倒影显得很清晰。这时游客如云,选择角度拍照是很难的,不过也谋杀了我很多胶卷。可惜我来的时节正值春天,红叶是有,场面并不壮观,甚是憾事!
沿着石径向200米,就可以到达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在宋代就是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为四大书院之首。书院由一片典雅、庄重的古建筑群组成。我们从后门而进,朋友的学生证果然被没收,他说我简直就是乌鸦嘴。没办法啊,难得一次,花了点钱就进门。里面的建筑格局也是采用江南的园林式。迎面就是一个荷花池,池里面有许多金鱼。可惜并没有残荷,“留得残荷听雨声”并不是很多人都能享受的。向右走,就是“时务轩”,这是当年维新志士的讲学之地。在“时务轩”旁边就是“麓山寺碑”,建了一座建筑物包围起来,建筑物旁边就是一片竹林。“麓山寺碑”乃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的传世之作。邕书取法于二王,法古而不泥古,学精而有所创新,字形不拘一格,自成一家,实乃书法中之精品。我们饶了一圈,终于来到了书院的中心--讲堂。这时,有个导游正带着一个旅游团,天花乱坠的吹。讲堂前面悬有“实事求是”匾。这时听导游讲起了故事:
“著名学者杨昌济,早年毕业于岳麓书院,戊戍变法的失败后,出国留学,一九一三年学成归国,开始了他的爱国主义教育生涯。他先后在一师和岳麓书院内的湖南高师任教。利用授课的机会介绍西方进步思想,鼓励学生投身社会革命,在他的门下涌现了一大批革命者,如毛泽东、蔡和森、张昆弟、邓中夏、李维汉、萧三、何叔衡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毛泽东在杨昌济的影响和介绍下,曾于一九一八年六月和一九一九年八月,两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与蔡和森一起进行“空气浴”、“风雨浴”、“野蛮其体魄”,探讨学术和国家前途,研究社会政治,在《湘江评论》被查封后,继续进行地下革命活动。青年毛泽东还对岳麓书院传统文化感兴趣,从王夫之、魏源、曾国藩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在系统研究书院文化发展的同时,对“实事求是”的岳麓书院校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赋予了“实事求是”以新的内涵,使之扩展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是岳麓书院优秀文化对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
讲堂左右两边分别刻着“忠、孝、廉、节”,因此这里也称中孝廉节堂,出名的原因当然来自朱熹这位北宋的理学大师,据说朱熹曾经在这里讲过学。讲堂内前悬有清康熙帝御赐的“学达性天”额,这当然是块冒牌货。再里面又悬有乾隆题的“道南正脉”额。漂亮的导游正在跟游客讲这三副牌匾的来历。当然无聊。在讲堂的木柱上,有冯友兰教授撰写的对联:
惟楚有材,於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讲堂后面就是御书楼,看起来很像寺院的大雄宝殿,这也是个赝品,真的已随风而去!这个御书楼也是对联很多,我发现自己在岳麓书院什么都没看到,就只看到对联!这个搞个对联世界也是不错的。我并没有带着什么目的,就东逛逛,西瞧瞧,不一会来到了大门。门上悬着宋真宗御书手迹放大精制牌匾“岳麓书院”。宋真宗和宋徽宗这两个人,字是写得很漂亮,只是治理国家的本领确是像个白痴一样。当然宋代的官僚体制是最大的问题,官僚队伍庞大,效率低下,而且皇帝智商略低,整个国家就这样被一群熟读儒学经典的人所统治,搞得乌烟瘴气。其实我觉得在民主的基础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体制,那么最高领导人就不会根本上左右国家的发展的。现在的美国总统智商非常低,只有97,他搞一下子小动作,人家并不觉得他很白痴。不过因为美国有一整套理性化,行之有效的官僚制度,一切都像自动化,所以一切都显得很优秀。当然西方的这套制度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的。
从大门向右拐,可以到达大成殿。进入门后,就看见我的知己--孔子先生的铜像正对着我微笑。他似乎也正说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高兴之余,我不客气的站在孔子先生面前的香炉上,摆个姿势,跟他合影一张。只可惜怎么照都是站在他的阴影下!
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了岳麓书院,外面就是湖南大学的礼堂。终于不那么完整的玩了整个岳麓山。岳麓山给我留下了一个印象就是:墓地多、亭子多、泉水多、碑刻多、对联多、寺庙多、美女更多。可惜空让风流雨打风吹去,看来我是没有艳遇的,真是憾事一宗!今天似有所收获,但也是非常的累,没办法,要有所得就必须付出代价!我也知道付出并不一定就得到回报,但是得到越有价值的东西付出可能是越痛苦的。人,无奈的活着,是否正如路边的蔷薇,病了!
五月二日晚,湘子江旁小房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