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onkey_ry(monkey_ry)
整理人: ondyno(2003-02-12 14:49:05), 站内信件
|
攀岩时耐力的表现主要决定于本身的耐力水平和耐力表现技巧两方面因素.
自身的耐力可分为三方面:力量耐力,肌耐力和心肺耐力.
>>为一般的signal pitch攀登都在6分钟之内,所以主要以无氧代谢为主.
会产生大量乳酸减缓供能速度并且造成肌肉疲劳.造成动作的障碍.
肌肉收缩时也会挤压毛细血管,造成肌肉供氧不畅甚至中断.
这就需要做力量耐力训练改善肌肉缺氧时的供能效率并发展微血管系统.
可以在难度适中并且动作熟悉的线路.
>>肌耐力主要是肌肉有氧代谢的能力,一般体现在攀爬长且简单的线路时.
最大肌力,毛细血管密度,肌肉有氧代谢能力是决定因素.
在需要70%最大肌力的点上,你消耗的耐力一定比在只用20%最大肌力的点上消耗得多.
毛细血管密度关乎血液供养速率的问题.一般耐力依靠的是白肌.
训练一般选用最大肌力三分之一的负荷,在简单线路上攀爬半小时左右.
但是提高肌耐力的同时会减弱肌肉爆发力,所以需要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心肺耐力其实是一般身体素质,不属于专项素质.它是供养能力提高的基础.
一般通过长时间的跑步,游泳,或其他有氧运动就可以达到锻炼目的.
别抽烟.
耐力表现技巧说白了就是省力技巧,这属于技巧和智力方面的问题.
比如选择休息(或做保护点)的时机,休息点和相应的休息动作.
快速流畅地通过困难地段.轮换使用不同手型或手指.结合呼吸保持攀爬节奏.
一般来说,提高这方面技巧需要提高经验,建立好个人的攀岩资料库.
使做过的好动作成为本能,并且能够随机应变.
最好还要有永不放弃的坚定的信念,和不失冷静的半兴奋状态.
所谓间断联系会反弹,我想是因为力量耐力减弱了的缘故.耐力水平和先天也有些关系.
---- monkey see monkey do,i don't know why....
i'd rather be die than cool,i don't know wh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