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t21cn-2001(烟雾·弥漫)
整理人: dearxue(2002-09-26 17:44:53), 站内信件
|
这篇文章有些夸大国有企业和单位对人才的重视。中国地方上忌贤妒能现象严重,在我们留学生当中是人人皆知的,且回去的人,实是极少。留学生们都知道,在中国找工作,很难。因为地方上的相关主任科长们位子一坐就是一辈子,谁愿引进一个成绩技能比他强的人将来夺他的位?
其实很多留学生回去并没想着去当官发财(中国工资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回去发什么财!),很多人想回去,其实是因国内文化背景、亲情或饮食习惯较符合个人喜好,或更利于将来发展(我不能夸大话说人人回去是为了报答国家),当然不排除小部分人想回去当官,但对方不这样想。
很多留学生就是不要任何条件复职原单位工作都难。难道国家连一个月一,两千元人民币都出不起么,要知道,这些出来留学或进修的中国人可没在国外吃白饭,要不怎能在国外拿工资及学位,或是出论文?他们或多或少都学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或知识。这些中国人回去也不是吃白饭。那只有一种解释:中国够先进了,留学生们没什么,不能算人才;或把对留学生的尺度定得很高,只有在Nature 或 Science 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人才算人才。
而另一方面,却把自己的亲属,朋友当人才任意引进。我以前在湖南某综合大学工作,出来留学几年决定回去复职(只是复职而已,一不要官,二不要房,三不要更多的钱),按规定要院领导、人事部、科主任层层开会讨论;而国内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分配只是科主任一人说了就定了,前后几天工夫就可上班。真不懂为何对留学生另设几道“关照”。是关照吗?过去大半年,音讯全无,然口头上是说,欢迎回来工作。
我楼下一位在芬兰拿了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早就说:“打消回去的念头吧,你看到几个人回去了,不是没人想回去,而是除了中央领导,没人要你回去。我在国内研究生毕业还有人要,芬兰拿了博士学位后回北京去问,说科里编制已满。只有几种人回去了,一种是回去投资的,又有几个?一种是父母在单位当官的。一种是国家搞的长江学者计划,一个省才几个。一种是市政府到国外的招聘团招聘的,上面压下,下面不得不要。你看到谁自己找工作回去了?除了出来短期进修位子还保留的人。他如不要你,什么借口找不出?即使要你,也要磨你几年半载,你等着瞧吧”。没想到此话被他言中。
虽说我国很多沿海城市在引进人才方面做得不错,但各地在政策上及执行上大有差距。留学生回去要被冠以“在国外混得不好”的帽子,要与别人拿同样的工资,却被赋予更大期待和工作量及压力。现在对留学生连工作机会都不给,哪还谈同外企或国外竞争人才?要不怎能人才流失严重?国家如不在引进人才或留住人才方面采取强力政策,这种现象还会持续。
这是关系国家利益的大事,不要认为有了核武器国家就安全了,苏联有太多核武,照样解体。一位同行曾戏称他们科里学英文搞学术的都出国了,打麻将的都留下了,现在打麻将的都成了教授,搞学术的还在国外当学生。想想也是,当初如加入科里麻将小组,现在可能已是教授主任了,还可以把这些留学生的简历随手一扔。
关于留学生对回国找工作有无自信心,可作民意调查。我现看着当时办理转签证时从中国大使馆领的表格,上写:望将来能回国服务。真是感慨万分。
----
广州社区:
精美图库
信 天 游
阳光茶座
新手小组事务处(成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