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iantian000()
整理人: yvonneh(2000-11-05 22:21:15), 站内信件
|
有谁亲眼目睹了一朵鲜花的开放?
是我。
当我将一棵种在一只小小泥盆里的昙花搁在阳台的水泥栏杆上时,我对它的
开花不抱多大希望。正确地说,这是两片昙花叶子,一片已长成枝,一片尚俯伏
在盆沿上,而且泥盆容积的小也很令我怀疑这么一点泥土竟能培育一棵昙花的生
长。
这盆昙花是文印室的打字员送的。她们工作室朝南的窗台外搁着令箭荷花、
昙花以及其它我叫不上名字来的盆花。昙花显然特别醒目,高高的枝叶被铁丝固
定着,以避免在风中被折断。打字员在送我这盆刚扦插成活不久的昙花时信心十
足地安慰我,别看它小,明年就能开花了。你看见过昙花的开放吗?我在心里说
,我没见过,难道你见过?难道你会在昙花开放的午夜跑到这儿来伏在窗台上等
看昙花是如何神奇地向着你微笑?
我小心地把泥盆端了回来。我想象昙花将在我的眼前袒露它美丽的奥秘。成
语有昙花一现,是不是昙花的开放会是在一瞬间?
当然不是。相对其它花卉的花期,昙花是极其短暂的,但她的短暂在我等待
她开放时的过程中,却又漫长无比。
两片叶子组成的一盆昙花在阳台上沐风浴雨,竟以令我料想不到的速度生长
着。出差数日,一见已是枝叶分明。原先长高了的叶子更粗壮了一些,原来俯贴
在盆沿的叶子也长成了有枝的叶,而且,在两片叶子的边缘,生出了淡红色的米
粒般大小的花苞。莫非真是昙花的花蕾?惊喜之中,我将昙花移到了更宽敞一些
也更能见到阳光的阳台一侧,让她的生长空间更充足一些。
花蕾一天一天地长大了,长出了类似铁锈红,可又要比铁锈红深一些的花杆
,花杆显得水嫩,似乎一碰就能碰出水来。渐渐地,花苞的雏形出来了,棉桃似
的,朝下坠着,形成一个弯钩。凭我的想象,昙花的最初也是最后的开放应该就
在这几天。我格外小心起来,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她的弯钩是不是又
粗壮了一些,花苞是不是又肥大了一圈。终于有一天,花苞的尖尖上张开了一道
缝,这是明显的花开前兆。我将花盆移进室内,我就要在灯光下欣赏昙花的开放
了。
我为自己沏一杯龙井茶,坐在昙花面前,我在心里勾勒着昙花开放时的多种
形态。她会象影视片中的慢镜头一样在我眼前缓缓舒展吗?
约八时许,我感觉花苞颤动了一下。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她,花苞身披赭瑰色
的缕衣,一丝一缕包裹着白色的花瓣。花苞紧接着又颤动了一下,最外一层的花
瓣真的在我目光的凝视中缓缓启动,神奇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时间一分钟一分钟
地过去。随着第一层花瓣的张开,第二层,第三层花瓣也从从容容,舒舒坦坦地
向外舒展。在灯光的映照下,花瓣洁白如蝉翼般透明,当两叶花瓣一左一右张开
时,整朵昙花形若翩翩起舞的梦幻仙子,在美丽而寂寞地舞蹈。淡黄色的雄蕊在
花瓣的依次绽放中出现了,这些雄蕊簇拥着的是一条细嫩的花芯。我闻到花朵的
芬芳了,正是从这条花芯上散发出来的幽香在花朵周围袅袅娜娜地飘逸。
昙花的开放历时四个多小时。她最初的舒张就是她进入凋零的开始,她积聚
了无数个日夜的美丽在一夜之间尽情释放,也许,更多的时侯,她只能在暗夜中
独自芬芳,没有人去分享她的瑰丽与典雅,人们还来不及看到她的容颜,她的生
命就已经终结,只留下绿色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双眸涂
抹着清凉的绿荫。
昙花为何总是在夜间开放?我在花卉市场问过几个花匠,答案都不一样。其
中一个花匠因为生意清淡,我又买了他的文竹和肥料,闲着也是闲着,他告诉了
我昙花在夜间开放的道理。他说,这与昙花的原产地是在墨西哥的热带荒漠里,
与那儿的环境和遗传基因有关,荒漠的白天爆热,只有到了晚上才稍稍凉爽一些
,而且昙花有一种自行调节的感应运动,一般就选择在夜间开花了。昙花到了中
国,还是改不掉她的习惯。好在昙花好养,弄个泥盆,剪取几片叶子往泥土里一
插,就会生根萌芽。
昙花相比于其它的花卉,确实好养,偶尔记得给她浇点水,春天给她施点肥
,举手之劳,她回报的却是生命在巅峰时的怒放。面对昙花,她让我重新审视“
昙花一现”的含义。这句成语的出处是昙花无疑,然而,昙花在夜间短暂的一现
却是芸芸众生一生都无法企及的境界。她作为一朵花的生命是短暂的,作为一株
植物的生命却是长久的,她周而复始地在每年的某个夜晚以绿叶为幕,绽放着她
美仑美奂的精彩。倘若人的生命之花能有这样的一次开放,应该是死而无憾了。
我将花盆搬回到阳台上,昙花不需要我过多的呵护,让她自由自在地生长就
是对她生命的热爱。我期待下一个夜晚的到来。这个期待将是漫长的,但我知道
,在我日复一日的期待中,昙花正在积蓄天地之精华,择日作激情的舞蹈。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0.130.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