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南粤大地>>★★『网友专辑』★★>>+-------{ 小魔女carolinejune }-------+>>高考作文改判悲喜剧之遐想

主题:高考作文改判悲喜剧之遐想
发信人: carolinejune(小魔女*爱卡恩)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7-23 13:42:25), 站内信件
    昨晚《羊城晚报》报道了一则高考作文改判的消息,这种高考悲喜剧已经见怪不怪了,可是,最后的一句劝慰考生的话,却让我啼笑皆非。大家请看:
   “考生言他人所不敢言,在高考时冒的风险是相当大的,他们希望以后的考生在选择如何作文时还是三思而行。”
    如此劝告,实在令人大大不服。可是,作为考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结果,这位最后获得改判的考生已经是十分幸运,也许还有一些和他的作文一样命运的文章最后只能湮没在汪洋的卷海当中,而没有见光的机会。
    我不禁想起,我们高考之前,老师也是再三叮嘱,在考试时候千万小心,标新立异之事要三思而行。这样的话与上述如出一辙,我当时十分不理解,直到后来,我的老师才跟我说,这就是现实,因为高考一生只有一次,如果赌输了,那就没有机会再赢。
    回想起来,果真如此。
    尽管高喊教育改革多年,可是,高考依然象一道坎,依然束缚着学生和老师。学生、老师想突破,却无能为力,试问,谁愿意拿一辈子去赌呢?而且有可能是一个必输之赌!
    扼杀在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在扼杀的背后,我看到的是狞笑。考生的创新观点经常被视为“离经背道”,这种不正常的行为的深层原因在于一直以来“枪打出头鸟”的禁忌。不越雷池半步值得嘉奖,相反,有勇气去越雷池的人非死则重伤,这次能获改判的学生也是九死一生,只怕在他的心灵里都不知道会留下什么的恐怖记忆。
    不禁又想起大学时,老师在我的一篇文章上写的批语:“我们的社会求同太甚,存异不足,殊为可叹。”这才是更最根本的原因,高考改判的悲喜剧只是一个侧面的反应而已!社会求同的力量远远大于存异,这种求同太甚的结果就是扼杀创造,于是,我们的传媒也在呼吁大家要三思而行!
    好一个三思而行!三思之下,都把我们的想象力给思走了;三思之下,倒把懦弱和守旧给思出来了。于是,幻想、创造,就这样被无奈的三思给扼杀了。一个缺乏想象力,一个缺乏创新的民族,我实在想不出它存在的理由。
    可是,我们又能以什么力量来反抗这种无理的求同?传媒无奈的呼吁也许就是一种软弱的反抗。
    于是,我在沉思,可是,上帝发笑了,黑格尔“存在就是合理”的名言在脑海挥之不去。
    至少现在还是合理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
    奈何?!




----
  机贱揾钱医,人贱没药医,口贱没得医。 

 http://image2.sina.com.cn/ty/p/2002-07-02/3_72-7-145-274_2002070264245.jp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