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南粤大地>>★★『网友专辑』★★>>+-------{ 小魔女carolinejune }-------+>>另类音乐

主题:另类音乐
发信人: carolinejune(小魔女*爱卡恩)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7-23 13:42:25), 站内信件
    现在的流行音乐总让人感到很奇怪,我倒特别喜欢怀旧,喜欢上一些另类的音乐。
    黄舒骏的歌就挺特别,我觉得他应该可以成为新一代的语言大师,在《改变1995》里面描写事件时所用的语言真是让人捧腹,音乐的处理也显得非常“抵死”,也许是以一种嬉笑的姿态看世界吧。而《恋爱症候群》对恋爱的描写则是到了入木三分的境界,他的歌算得上是另类,剑走偏锋也许更容易出彩吧。
    摇滚依然显得另类,虽然现在的摇滚已经失去了当年崔健的风采,也错过了最高峰的时期,但一些旧的作品还是值得我去迷恋的。唐朝的《梦回唐朝》的前奏真的很有盛唐的气度,那种恢弘大概应该从《秦王破阵乐》里带来的吧,我一直梦想有一首曲子能完全显露大唐的风韵,可惜大唐那种容纳百川的胸襟和“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气势是我们当代人所不能重现的,《梦回唐朝》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何勇虽然现在神志不清,但他的音乐才华是无可厚非的,一首瑶族舞曲被他改变成《幽灵》后,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悼亡之余却不哀伤,真挚的情感轻扣人的心扉。《钟鼓楼》、《踏步》都是他的代表作,不过似乎说唱的成分比较多,所以还是喜欢他的《幽灵》。想想摇滚,崔健的《一无所有》应该是经典中的经典,《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开始了他“反叛语言”的风格,而《红旗下的蛋》更是登峰造极之作,什么叫牛B,看看这首歌词就知道,崔健也由摇滚大师转身变成语言大师了。说起语言大师,许冠杰是一个不应该忘却的人,尽管他的歌已经很老了。我想,直到现在也没有哪一首歌能和他的《半斤八两》相比,实在太绝了!一些愤世嫉俗的愤青继承了他的风格,更把它发扬光大,便演变成为流行的粗口歌,然而已经是变了味,再也找不到那种共鸣的感觉了。
    近来听得比较多的几位歌手都应该出道多年,很多人都不喜欢游鸿明,但《孟婆汤》、《下沙》、《我们这里还有鱼》、《五月的雪》、《喜欢原谅别人》都是很不错的作品。黄耀明翻唱的歌曲总是带着那种特有的颓废,《再见二丁目》被他一唱,就让人感到悲从心来。王杰以前的歌总是最好的,现在的几张专辑我都听不下去,我喜欢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听王杰以前的歌,不然就感觉不到那种桀骜不驯。
    莫文蔚的歌又是另一种另类,人本来就显得另类,歌走的也是这条路子,而林夕为其度身订造的词写得无与伦比,在个性张扬的现时更走向怪异。《冬至》拗口却不失韵律,整齐词句将音乐和文字结合得天衣无缝,《假如你是李白》一曲的词也是写得十分精彩,好的歌词就是一首诗,我看林夕的词除了黄霑以外,无人能出其右!
那天在浅草吃饭的时候听了张学友以前的歌曲,已经没有当时的感动,想起当年还把他几首歌改了词,如今那几首词看起来已经一无是处了。
    年少轻狂的时候曾经跟同学玩过一下音乐,初中之后各奔前程,便没有了兴致,况且因为年少,经历不多,当时的歌显得肤浅而幼稚,不过我们倒不会嘲笑过去的幼嫩。后来她念了音乐系,我念了中文系,她继续沉迷在音乐当中,而我继续沉没在故纸堆的象牙塔里,再没有激情写歌词了,现在只能在别人的歌里寻找少年时代的感觉。
    不过现在很少听流行音乐,很多歌都不知道,就没有了发言权,真感到自己像黄舒骏那样,把记忆停留在1995年,之后的天空曾经蔚蓝,曾经灰暗,可是大多我都不记得了。嘻嘻!于我而言,中国民乐才是经久不衰的,嘻嘻,我专攻的是古典文学,喜欢的是古典音乐,看来我真快变成老古董了。



----
  机贱揾钱医,人贱没药医,口贱没得医。 

 http://image2.sina.com.cn/ty/p/2002-07-02/3_72-7-145-274_2002070264245.jp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