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ingle_bell()
整理人: yerk(2000-07-12 11:29:27), 站内信件
|
1金庸的浅薄
王朔批金庸,批得好!金庸一直被人们吹捧得如同东方不败,甚至有"排名第
四"的肉麻奉承,最恶心的是曾有个"金学家"在"五环夜话"大拍金庸马屁,从乔峰
的"国际主义精神",吹到"百花错拳"之拳名寓意何其深远("错"字深刻地喻示陈
家洛的一生感情、事业的坎坷云云),那情景让我想起了中学时的鲁迅课文,每
篇每字甚至每个标点都被吹得博大精深,充满玄机。真是牵强附会,矫情可笑!
其实金庸是一个优秀的武侠小说匠人,但不是大师。梁羽生身为新派武侠的
开山鼻祖,将现代的写作技巧、语言融入小说中,他的作品行文舒展飘逸,到了
古龙更独辟蹊径,他们各自建立了武侠小说的里程碑。可是金庸不但没有创造,
而且在文字上还出现了一种"复古"的倒退迹象,有人称之为"僵尸般的语言"。这
种语言极大地制约了金庸的表达,所以他写情不如梁羽生,写景(氛围)不如古 龙。¡
金庸的小说并没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其实很浅薄。想当年他常是边写边连载 ,满
足读者的消闲需求,写到哪算哪,谈不上什么谋篇布局。而所谓的"主题思想",
更都是"金学家"们强加上去的。
就如《鹿鼎记》,有些"学者"评说是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人性的丑恶,以及 厚黑
学、溜须拍马什么的,其实说这话的人本身就是在拍马屁。我认识的人,看完《
鹿鼎记》都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好笑",从来没人认为它有什么思想深度。当然你
可以说是我浅薄,但像你这样苦大仇深地去发掘一部闲书的"重大意义",累不累
啊?书中像打架掏阴、撒石灰之类的"幽默"比比皆是,实在低俗得很,也只有初
中生才会叫好。所以陈小春真的已演得不错,梁朝伟固然更好,但人们也只不过
记得他的一句"黄狗射尿"。我倒更喜欢周星驰的《鹿鼎记》,它才更真切地表现
了原书的精髓--原本就是无厘头。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后期的金庸想必也意识到他小说的层次太低,于是不断修改,想提高一下思 想境
界,但木已成舟,谈何容易,所以只能在技术上加以弥补。
因而我们看到,金庸可以像工匠一样,在文字上将武侠小说砌得更为严谨, 数百
万字的小说,能够从头到尾笔法不乱,有条不紊,真是殊为难得。人们也常常为 之倾
倒,而奉若神明。
其实金庸平生仅作十五部小说,精益求精,增删十载,是不难做到的。但若 说字
字珠玑则是扯淡,他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逐字琢磨遣词用句是否具有象征意义。
至于说东方不败、《葵花宝典》、日月神教乃影射文革则……
-- 阿井
※ 修改:.jingle_bell 于 Jan 23 17:30:09 修改本文.[FROM: 202.104.38.184]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8.1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