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ingle_bell()
整理人: yerk(2000-07-12 11:29:27), 站内信件
|
4金庸的武功
金庸的武打场面,必然是:先说一堆废话(此处耗纸1页),然后甲恼羞成怒,左 手"飞龙在天",右手"一阳指",正是双手互搏的招数,乙从容化解……(此处耗 纸2页),甲的武功高强,打得乙手忙脚乱,群豪皆喝采,唯独有老头丙对他的徒 弟丁逐招地解说,看来甲虽凶狠,却耐力不济云云,丁大悟,果然乙屡屡化险为 夷……(此处耗纸4页),接着轮到乙进攻,甲眼看抵敌不住,忽然有高手发出一 块石头相助(此处耗纸1页),于是又转守为攻,如是者2次兼中间停下来插科打 诨(耗纸2页),终于一方将对方打倒……
--完了吗?
--没完!
这时又出来一人打趴了胜方,胜方脸色铁青地宣布退出江湖……
原来弄了半天,花了十页纸,最后"高手"甲和乙都是过场的跑龙套角色!
看看水浒里鲁达的经典三拳,多么畅快淋漓,百余字而已!
有时甚至仅"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寥寥数字矣。如三国。
亏他还是"文学大师"!这种文学修为。
另外他的主角即使是等级极低时去打架,也必然有胜无败,眼见危在旦夕,就会 激起他的无穷潜力,忽然使出只会半桶水的怪异武功,如蛤蟆功、六脉神剑之类 ,或者无意摸到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于是一举制敌。
他还会有鼻子有眼极详细地写某人的手如何从裆下穿过去打人屁股之类的高难度 动作--如果他去当体操队教练定会一炮而红。
我不说古龙那种"剑光只一闪"的痛快与简洁,只说梁羽生。梁羽生的武打似乎也 比较长,但他的文学色彩浓得多,悦目得多,更具诗一般的美。他并不强求瞎编 具体写出手掌如何从左至右的划动轨迹,而是吸收了旧派写法中大量运用招式名 的特点,但改用富诗词意味的招名代替动作描写,如"分花拂柳",并配以"幻起七 朵剑花"、"金铁交鸣不绝,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漫天剑影中"之类颇具虚幻飘逸 美的文字。这种写法是僵硬呆板的金庸所无法赶得上的。
以前会一字不漏地看完武打场面,其后发觉其实这些完全可以一目十页地掠过, 不管其间有何波折,只要知道结果谁赢就行。
甚至经常有很多情节也可省略的!记得大概是《笑傲江湖》吧,令狐冲沿江而上 ,第一站莫名其妙和一些虾兵蟹将打了一架,第二站中了毒,可马上接下来的一 站毒就解了。一切竟然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也绝对不是在为后面的情节作铺 垫。以致曾有个电台讲古佬讲这一段时,竟将至少上百页的情节精简成两三句话 的"梗概"就完了。我只觉哭笑不得,那讲古佬固然缺乏职业道德,但金大侠的"注 水"书又值得赞赏吗?
往往我们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眼力去追逐,看到的一大段都只是可有可无、 无足轻重的旁枝末节。就像《还珠2》所受的指责一样,一个很简单的情节总被无 端拉得拖沓冗长。舞舞狮子就一集,几个"掌门"混战一场又一章。事实上金庸的 许多小说,如果删减一半篇幅,将会更紧凑,更好些。
-- 阿井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8.1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