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武侠新作>>胡笳狂歌录>>胡笳狂歌录(五)(中)

主题:胡笳狂歌录(五)(中)
发信人: guohaiying()
整理人: clixfon(2000-04-21 04:26:12), 站内信件
发信人: killfast (杨雨 ), 信区: Emprise 
标  题: 胡笳狂歌录(五)(中)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Apr  6 15:41:02 2000) 
  
    尽管我离开这里四年,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我还是那样的熟悉。我看见
了很多熟人,象东街的胖子老王,西街的混子老李。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
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离去和刘叔叔的当政而有丝毫变化。

    我很不平,我的父亲是一个好官,百姓们不应该如此快的把他遗忘。毕
竟,父亲是无辜的。

  唯一的解释是父亲的继任——刘叔叔刘整也是一个好官,事实也的确如
此。他把战乱过后的泸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虽然不敢说是路不拾遗,但是,
比起我们一路上所见到的盗贼蜂起,这里也的确可以说是人民安居乐业了。

  当初杀我全家的不是刘叔叔,那时刘叔叔还在湖北监斩我的父亲。执行
灭门的是一个叫温和的安抚,现在已经调往成都了。这是我在泸州的茶楼里
了解到的。一般的百姓,并不知道父亲是死于刘整之手。本来,我很想去暗
杀刘整这个假仁假义的家伙,但是,杀了他又如何呢?恩公的话在我的耳边
萦绕:“杀了一个奸臣,天下还有千千万万的奸臣,你杀的完么?”“你报
了仇,那被你杀的人又找谁报仇去?”我摸到腿上绑着的精致的小刀——由
于我收藏的隐蔽,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他始终陪伴着我——心中突然涌起一
种无法明状的感觉。我知道,它代表的,是一段已经失落的纯真友情。

  我出了城。我现在不是一个人,我是八十多条汉子的大哥。我必须担负
起自己的责任。也就是说,我不能莽撞的冲进刘府去报仇。虽然“十步杀一
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士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想。但是,二十岁的我已经懂得: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安顿下来,八十多个人,八十多
张嘴,在这样的乱世要生存下去,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一定要对得起这些跟
着我的弟兄。

  说来应该感谢刘整,如果不是他推行的“屯田”法令,我们这一群介于
“强盗”和“流民”之间的汉子不会这么轻易的在城外名正言顺的定居下来。
我们重新入了大宋的户籍,并获得了一大片土地,我们和官府约定,每年的
收获,除去作为赋税交的军粮,剩下的都归我们自己。赋税并不高,丰年十
抽三,平年十抽二,灾年十抽一。比起我在湖北看到的连上劳役赋税十抽七
八的苛政,这里应该算是天堂了。

  我在户籍上的名字自然是假的,其他的人也几乎都一样,事实上,在这
样的乱世,一个人的生死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何况是一个符号。张弘曾经
对我说过,他当渔民的时候不叫张弘,叫张岫,后来家遭变故,他当上了水
贼以后,才改为现在的名字。“原来的名字已经死了,”他有些悲哀的说,
“所有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想安慰他,却不知
道该如何开口,因为杨雨这个名字,自从离开郭破虏以来,似乎也再也没有
人叫了。尽管知道这个名字的人还没有全部死去,但是,我却没有一点把握
能再次遇到他们——菁儿,诗雨,李鲂,以及教我武艺的恩公。而另外一些
知道我名字的人,我却不愿意再让他们见到我,比如郭破虏。而那些仇人,
我更不愿意见到他们——直到我有能力报仇的那一天。

  “同是天涯沦落人。”我记得我当时是这样说了一句,然后,我们俩默
默的对视。

  我们就在这个城南十五里的小村庄住了下来。事实上,说是村庄,其实
只是一个废墟。在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早已经没有人烟。战乱使得人们流离
失所,这也是刘整急于“屯田”的原因。我和我的弟兄们将村中原有的一座
祠堂简单修葺了一下,作为我们集会的地方,而八十多名弟兄分散居住在村
中。眼下正是盛夏,我们除了收获一点田里稀稀落落的野稻,红薯以及打打
野物以外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于是我在闲下来便向我的弟兄们传授一点武
功。事实上,尽管他们都是“强盗”出身,但是除了张弘和另外三四个人会
一点粗浅的拳脚以外,其余的人都对武术一窍不通。当然,大家都是苦汉子
出身,只要吃饱了饭,一身蛮力气还是有的。而我所擅长的骑射以及大开大
合的刀法似乎正对他们的胃口。按照恩公的观点,这些人的悟性都很差。但
是,我们并没有立志做一个象恩公那样纵横天下的侠客。我们仅仅是想在乱
世中保全自己。对于我们来说,弓马捻熟就已经足够了,因为我们可能的敌
人,不过是大宋的官军,山林的流寇以及蒙古的大军。他们不会什么高深莫
测的点穴。

  张弘极力主张另外开辟一个战乱时避身的地方。他说尽管蒙古人现在陷
于内乱,但很快内乱平息以后就会立刻南下,而我们这无险可守的小村到时
候将完全成为蒙古人的练兵场。他和蒙古人接触过很多,我相信他的判断。
于是,在流金的九月,张弘带着三十名弟兄上了长江边的一座险峻的山峰,
并且很快在上面开辟了安身的地方——山上并不缺乏洞穴。

  按照张弘的意思,我们干脆全部拉上山去,反正今年也不会有收成。我
没有答应,因为全部拉上山,很容易遭到官军的进剿。我并不害怕大宋的官
军,只是不想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更重要的是,一上了山,我就很难及时得
到山下的消息,尤其是关于菁儿的消息。

  整个秋天,我们都在忙碌——忙着习武,忙着搭建我们自己的家园,偶
尔也有外地逃荒的人来,我们仔细甄别以后,收留了其中的一部分人,而将
另外一些人安顿到了别的村庄。所以,到这一年的年底,张弘交给了我一个
名册:我们这个小村已经有三百多口人,其中四十岁以下的壮丁有两百人。
这不奇怪,在战乱中,老人,妇女是最不容易活下来的。

  张弘的确是一个人才,在他的协助下,我们以 钟 盗贼为名,在小村周
围建立了一道小小的防线。有巡哨的保丁,有一系列报警的布置。当然,比
起河北的坞堡,我们的规模算不了什么。我们也知道真打起来无论是官兵还
是蒙古兵都能轻易攻破,但是这至少能够为我们赢得时间。

  正是因为小村无法避难,所以我们更细致的经营了山上的“小窝”,狡
兔三窟的涵义,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终于,在这个冬天,我能够自豪的对这
些经历了如许多的苦难的兄弟们说,我们已经完全在这里立足下来了。

  回答我的是一双双泪眼模糊的眼睛。 
  
-- 
问苍天谁是真英雄?有蓟北名士,江左豪酋。 
仗龙泉求仁得仁,握太阿奉义为忠。 
又引来异族奇人,逐九鼎河北关中。 
但闻的仰天长笑,何必问是得是空。 

俱往也,千载下谁人尚懂? 
君不见,南北山头卧土泥,亦有英雄存忠骨。 
  


--
东城渐觉风光好,豰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8.4.144]
※ 修改:.clixfon 于 Apr 10 02:44:59 修改本文.[FROM: 61.139.20.193]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