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ovelygirl_530(☆小魔女☆)
整理人: icesnow1216(2002-07-18 17:43:24), 站内信件
|
石码,是福建五大古镇之一。改革开放的温馨春风一阵紧似一阵拂进这座古镇, 使它变得更加美丽 ,象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九龙江畔。石码古街长廊虽然不如古罗马的神奇,没有埃及金 字塔的神秘,也没有欧州大陆古建筑的迷人;但它却是至 今闽南一带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为壮观、极具独特的闽 南古建筑风格的古街。
到过水仙花乡龙海的朋友都知道,九龙江入海口的厦漳三角 地带富庶而繁华,风光秀丽、人杰地灵。而龙海市政府的所 在地历史文明古镇石码的古街就座落在九龙江入海口的南 岸,令人神往。
如今,石码古街相当大部分保存完好风采依旧,这给 日渐发达的古镇平添了几分旖旎。它是镶嵌在闽南一带无 数个闽南风光胜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旅游者值得驻 足揽胜的特有风光。
古街由几十条街、巷组合而成,设计完美,错落有 致。古街中有苑南亭、南有中山亭、北有九龙亭、东有礼 拜堂,有康熙时的石码城遗址,有乾隆时的石码厅旧址; 有原中央红军四军军部,有抗日战争胜利全国设立的16个 日军受降地之一的旧址。而古街最有特色的是古街长廊。 几十条大街小巷一条紧接着一条,连成循环往复连绵不断 的长廊。廊道上,方形廊柱及楼墙原本都是红色方砖砌成, 总廊长不下2公里。走在长廊上你可以雨不张伞,日出不需 戴笠,可以轻轻松松悠闲自在地去任意挑购你所满意的商 品,可以让人在冬暖夏凉如春如梦的长廊上浮想联翩。
“古雅明快、幽静怡人、日出避爆晒、雨落免撑伞” 的古街长廊常使细心的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感慨万千, 使人惊叹先人的睿智和伟大。
据《石码镇志》载称:唐朝以前石码原名石溪,是内海 海滨。海滨上有十个小村落,因处九龙江入海口,江水波 纹若锦、江面渔帆点点,背靠紫云岩,山上鲜花遍野,树木 苍翠,风光秀丽。明德年间(1426—1435)改称“锦江”。 弘治元年(1488),官府发动沿江垒石筑坝开设锦江埠, 并再次改称石码。嘉靖年间,时任礼部尚书的漳浦人林崇 告老定居石码后,倡设市街,之后,从十个小村落开始,历时400多年逐渐扩建成近二平方 公里拥有下新行、外市 街,大码头、后街等三十多条街和巷,并建成了闽南,也是 全国闻名的独具闽南建筑风格的古镇。
历史是一条绵延不断的河流,岁月的沧桑续铸了古镇 的辉煌。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繁荣的古镇石码四周名 胜古迹焕然一新。东南有名山南太武、海澄晏海楼、郑成 功枪城、南炮台、海滨浴场、天纪官,南有国家级古火山 口、镇海卫城;西南有紫云岩,西有九湖百花村花卉走 廊、凤凰山荔枝海、白云岩、九湖木棉庵;北有云洞岩、邺 山讲堂、瑞竹岩、万松关;东有林氏义庄、龙池岩、白礁 宫、浯屿八景。环绕古镇的角美、榜山、颜厝、东园、中 银等工业开发区,花园式的工厂林立。新的建筑群落与园 林广场、农民别墅交相映辉。这些景点和现代化建筑好似 镶嵌在古镇古街上的宝石熠熠生辉,假若原原本本把古街 保存下来,并装饰一新,那么富庶繁华的古街也许将更令 人赏心悦目。
我曾游览过国内外的许多名山大川、历史名城,也曾到 过许多现代繁华都市、著名商城。领略到大自然风光 的壮丽和柔美,自然享受到一种古今文明气息;但 当我们在朦朦胧胧的早晨或是在寂静的深夜乘着轻拂的微 风,漫步在古街长廊却另有一番新意。走在长廊上,你绝 没有那种灯红酒绿的烦闷,朱门酒肉的压抑,只有历经沧 海之后所需的一种宁静,大善大美之后的一种宽松。长廊 上给人的是一种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悠闲怡性的情 怀。长长的廊道象节节优美欢快的音符在悠扬地传颂着流 传千古的古老文明,使人能跨越时空去倾听那不同年代的 音乐旋律。那种情怀是名山大川、繁华都市所无法比拟 的。古雅幽静、明快爽朗的古街长廊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感 叹、一种感悟、一种享受,并由此产生一种眷恋。
然而,这座正在开发且日益繁荣的古城镇却悄悄地在 改变着这古老的文明。也许现在所留恋的这一切将会在不 久的将来成为历史,将被历史的脚步声所淹没。
新旧文明何重何轻?是否把历史文明留存于未来?旧 罗马的城墙、埃及的金字塔、欧州大陆迷人的古建筑其保 存的非本身价值以外的意义给我们也许启迪颇深。
我们展开双臂,热诚欢迎海内外不同肤色的朋友到石码一览古街长廊的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