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2年 文集目录>>winterbow(冰澜)>>Re:喜欢宝钗的《临江仙》

主题:Re:喜欢宝钗的《临江仙》
发信人: winterbow(冰澜)
整理人: whian(2002-07-29 17:21:41), 站内信件
我的一篇旧帖——


    北京的春秋短的几乎让人感觉不出来,天气在渐暖的过程中遽然变冷。在大风的肆虐之下人们又被迫穿上了收起来的厚衣。

    午后去办公室的路上突然发现阳光煦暖的照在身上,呵,那样的大风天气终于消退了。一阵风吹来恰似蜂团蝶阵乱纷纷。抬头望去有些恍惚,犹如直身于梦幻的仙境,飘飘渺渺、隐隐约约,似乎自己的脚步也随之轻盈起来!生活中忙忙碌碌却没有时间留意周围景致的叠复变换,这才注意到路旁的杨树已经郁郁葱葱,而风中翻覆的正是那飘飞的杨絮。

    此情此景不由想起大观园中那些清秀女孩们填的柳絮词,虽此絮非彼絮,但飘飞在空中却是一样的性情!低头瞧见地面的杨絮“一团团逐对成毬”,却也是“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飘落在草坪上的杨絮被草叶羁绊,安安静静于草做伴,在我想来却不会是“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再读“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想黛玉有一些细腻而柔和的弦,她的灵智和感情,只能幽禁在生活铁栅的一角,寂寞地燃烧。飘落的鲜花、不经意的一段回忆……都会让黛玉产生无尽的伤感和深远的想象。生命对于她却是一个沉重而又沉重的负担。她所具有的那种属于艺术天才型所特有的敏感和细致,主要不是用来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诗意,而是最多地用来感受那一时代的阴冷和潮湿。黛玉填的词虽哀怨纤秾、清妍雅丽,却流出了多么苍凉的人生咏叹啊!

    一直不喜欢将书中故事与政治一起联系起来评论的。曾看到许多评论宝钗那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说什么宝钗是温柔敦厚的仪态里却长着一颗想依附封建势力而飞上高枝的野心,这种豪情便令人感到俗不可耐。还有什么宝钗的这一气质,当然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只能从她的皇商家庭里去找根源,乃是封建市侩性的一种反映形式。我不想在这说宝钗的是是非非,只想真心说一句唯宝钗所填的柳絮词才更具有写真意义。抬头看去,空中飞舞的杨絮恰恰被“卷得均匀”。“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透出多少从容与豪情,在一次次上升与下坠中领悟到一份禅意的空灵,平静如水,波澜不惊,一方碧空,心为物役。杨絮依然在空中飘飞,频借好风飞上蓝天飞上青云!

     ……其实,何必刻意去认同什么呢?不需要奢求太多,只求心中的慰籍。世事变幻,始终不是我所能预知的了,几日以来不快也随午后这段亮色而冲淡。这偶得的亮色,足以点缀今生,成为永恒的美丽回忆,与我而言,就足够了!…… 



----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