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oweryellow()
整理人: aqing(2000-05-30 08:25:02), 站内信件
|
冷清很久的文坛又热闹起来了。这几天,京沪一些报纸竞相刊登了王朔对金庸的 批评和金庸的反批评,引起了作家、评论家和很多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笔者在拜读了王朔和金庸之间的“笔仗”后,觉得文坛的这次争论,最有新 意的是王朔的这番话:“这些年来,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 说,可说是四大俗。
”王朔对金庸的其他批评,虽然很刻薄,但基本上是他个人主观的情绪化的 见解,没有太大意思,唯有这句话,尽管闻得到他愤怒且带着怨恨的语气,却不 能不说,是在阐述一个基本事实或社会现象。
看看这些年的文化市场吧,四大天王的歌,统治了流行歌坛十来年,至今追 星族不减;成龙电影在华人电影中观众众多,在整个东南亚、日本都有他狂热的 影迷;琼瑶的电视剧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收视率也让人印象深刻;而金 庸的小说,几乎是发行量最大、重版率最高的图书。“四大俗”占据了文化市场 这么大的份额,留给别人的天地自然就有限了。因为文化市场不可能一下子“高 速扩容”,只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王朔或王朔们精神上的愤怒,是有着物质上的原因的 。现在中国内地的文化市场,也逐渐地市场化运作了,发行量小,报酬就低,名 和利是联在一起的。
王朔的愤怒和尖刻其实还是带点羞羞答答,他没有胆量捅破这层窗户纸。
或许在市场化运作被中国内地文化市场普遍掌握之后,王朔的愤怒会平息下 来,但愿如此。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6.172.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