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87258725(慌乱中的蟑螂)
整理人: riversider(2002-09-13 17:22:26), 站内信件
|
上次说到杨君昏到在铁轨 现在接着说 我打拼音的 累死了 呵呵——
杨君在大病一场后回到了家里 把事情给老婆一说 被老婆一个耳光打又在床上睡了一个多星期 身体好点了的时候 杨君第二次为了躲债又去了新疆 走之前向一个朋友借了1000元块——
这时的杨君已经不愿意靠卖力气赚钱了 因为他知道 做苦力是还不清银行的债务的 他开始注意各种商品的价格 产地 差价是多少 87年初 慢慢的 他积累了一些钱 勉强也够还银行的钱了 他又回到了家乡 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当初的那个银行行长 却不是为了还钱——
在家乡消失了两年的杨君和这个行长聊了整整一天时间 终于又贷了一笔30万的款 靠着这笔钱 杨君做过奶牛 羊毛 葡萄干等等生意 终于在90年代初 成了出名的商人 当时四川省找先进经商典型就找到了他 并承诺把他和家人的户口都转到成都市里 那时转户口到省会城市是多么难的事情 别人都说杨君是拣了个大馅饼 可杨君却拒绝了 只要求把户口转到成都的郊区光华村 仍然是农村户口——
由于光华村是成都高校很集中的一个区域 有很多教师家属区 杨君就在自家的地里开始养起可奶牛 每天卖鲜牛奶 生意很好 奶牛从开始的10多头 迅速发展成了100多头 那时的人们还不知道鲜奶是要经过高温杀菌的 从牛身上挤出来就喝了——
附近的人看见杨家靠奶牛赚了钱 就纷纷养起了牛 我们的杨君现在却不怎么卖牛奶了 他开始卖母牛和给别人的牛配种(不要误会 不是杨君配种是杨君养得公牛去配种 嘿嘿)——
再后来 杨君又做了机制毛衣 织毛衣机器等生意 又承包了成都的毛巾厂等一系列的事 也逐渐成熟成一个企业家 一个管理者——
1995年 杨君涉足房地产业 这时他的个人身家已经是以千万计算了 那时成都的房地产很好错 加上他的资金力量雄厚 和银行 政府等方面的关系密切 生意上一日千里
另外 当初 他不是没有要市内户口吗 现在光华村是个房产开发的新热点 地价在300万/亩左右 他本身的地不多 关键是他的地不卖 周围一片地就不能进行好的开发 不能不说他有很敏锐的眼光——
杨君的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是去年在一个聚会的饭桌上听他本人亲口讲的 开始所有的人都笑坏了 慢慢的没有人笑了 在杨总讲到他其中的失败和挫折时 他的眼睛湿润了 当他故事讲完时 所有的人都由衷的鼓起掌来 由于打字太累 很多精彩的部分我就省略了 对了 刚才不是讲到杨君借了1000元钱去新疆吗 后来这个人找他借100万 杨君很痛快的拿出120万并对那人说不用还了 你那1000元比这些钱值钱多了 这是另外一个很他相交很深的人讲给我们听的——
好了 累死了 如果大家能喜欢看这样的故事 我还知道很多业界前辈创业之初的故事 要是能有个喜欢打字的朋友来帮帮忙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