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obe_li(迷茫中……)
整理人: lxchuan(2003-01-05 12:59:37), 站内信件
|
每当我行走在国贸的大楼里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本科时的生活,想起那时的同学们,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和现在的梦想.我所在的班级曾经是中财最优秀的班级。当年集聚了山东的全省第二,福建的全省第二,江苏的全省第三,陕西的全省第五,以及不计其数的地区第一。它绝对不比北大清华任何一个班逊色。那么现在呢?我们班最优秀的同学去了安达信,少数同学到了世界知名外企,更多的同学在国企的泥塘里苦苦挣扎,在人生最宝贵的时候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渐渐湮没。
还记得我大三的时候,中国银行来中财招实习生,大家都好象发现了宝似的往前挤。当我最后来到这个号称中国最好的银行实习时,却发现在那里,我每天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开午饭。我不得不每隔10分钟上一趟洗手间冲冲水让自己不睡着。我不知道中国银行当年要实习生到底什么目的,因为到最后去中国银行的没有几个是当时实习过的,它甚至把我们班最优秀的女生都锯了(她后来去了安达信,万幸,一个优秀人才没有最后沦落成为没有理想和能力的官僚),它还把一个当年一次过了5门注会的同学给锯了,要知道,我说的这两个人都是当时在中国银行实习过的。
我并不想诋毁我们国内最好的银行,但是当香港汇丰银行仅仅因为我的一封回复email迟到了几天,人力的manager就亲自从香港打电话确认我是否参加考试时,我不禁感叹,如果是中国银行,它一定又庆幸可以少浪费一张试卷了。尽管最后汇丰银行没有要我,但是我还是要说,它的人力资源就够中国银行学5年的。想想也是,当时中国银行实习的时候每个月才给500大洋,成本多低呀,它才不在乎呢!而汇丰,人力是从香港飞过来的,考试是在北京第一个合咨饭店举行的,别人是在招人才,又不是在招官僚。
大多数人对安达信公司的分崩离析可能都是报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的。但是我对却这家公司有着很深的感情。因为我在这家公司实习的时候,我知道了为什么一家原来最小的local所能够在80多年里发展为世界5大之一,他们追求完美的精神和一个人当两个人的拼命尽管有些**,但正是这种力量使其他4大也自愧不如,这才叫做专业,即使是在安然事件已经使安达信岌岌可危的时候。安达信的人力给每个实习过的人都留evaluation,这将成为最后正式招聘时的重要依据。我还想告诉你,我在安达信碰到一个刚从中国银行跳过去的人,一年的中国银行生活已经使他连四舍五入都不会了。
我在安达信碰到了一个清华的大三女孩,她的同学在贝恩实习,她还有一个同学去了摩根思坦利的纽约总部,还有人去了花旗实习。而我大三在想什么呢?我在中国银行的大楼里陪员工们聊天。你知道贝恩是干什么的吗?它是仅次于麦肯锡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果你现在连麦肯锡还不知道是什么的话,那么你就应该赶紧检讨自己了。
我在大三的时候是不知道的,也没有人告诉我。正在我们的同学朝着部委国企挤的时候,北大清华外经贸的同学已经向咨询和投行一拨又一拨地努力了。我在高盛面试的时候,清华北大像异类似地重复着中财的校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到中财的会和他们竞争。那一刻,我真想回来让所有中财的同学都去占领高盛。为什么我这么推崇咨询和投行?且不说它们的高薪(摩根思坦利的summer intern月薪是3万大洋),更重要的是它对你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飞速提高,当你每天和哈佛和沃顿的MBA共事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三年后你踏入北美顶尖商学院的身影和前方的金光大道,看到10年后你在中国的商场挥斥方酋的辉煌。不要不相信,在我现在的贝恩公司里,每天我都会听到有人拿到Harvard,warton,Stanford的Offer,没有那个是在Top 10以后的。
不要再躺在所谓的“中财现象”里睡觉了。中财确实是出过某个行长,某个部长,若干个长,但那都是60年代的一批人了,那时侯全中国就中财一所中央级经济干部管理学校,更重要的是,那时侯还是计划经济,国家需要的是“干部”。现在呢?中国已经准备在真正的市场经济里竞争了。大多数腐朽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如果你还准备去那些靠垄断和中国人民的血汗钱支撑起来的地方去做一个官僚的话,那么有一天你就会发现在这个残酷的商业社会终于没有自己的位置,而“中财现象”也终被“北大现象”、“清华现象”甚至“贸大现象”代替。我们不是一个干部培训学校,我们是一个培养最适应国际竞争的商业人才的财经大学,难道我们不应该比北大清华更应该去世界上最好的公司,最好的商学院,将来成为中国最杰出的商业人才吗?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决不比北大清华的更差,至少在能力上绝对是这样的。我们考进来的时候都是最优秀的,我们的适应能力是最强的,我们的在安达信的校友所发明的现金流量表审计方法为全世界AA使用。我们所欠缺的,仅仅是眼界上的狭小。我在大二的时候说不出五大的名称,在大三以为中国银行是我能找到的最好工作,觉得到部委拥有权力是多么的好,在大四的时候我还没有想过要出国去看看。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创造某种现象的人群,肯定是从发达国家带回先进经验的人。
不要埋怨中财的客观条件有如何如何不好,你自身又如何努力过了吗?环境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仍然是自身的意志。我的一位很优秀的同学,在某部委工作,在混混的环境下出淤泥而不染,他准备在一年半内过完ACCA,他的学习干劲无论谁看了都会感叹的! 更不要在别人面前瞧不起你的母校,一个连母校都不爱的人,是不会受别人尊重的。从前我们总爱说,打车时得说汽贸中心,不能说中财,否则没人知道。但是现在每次打车,我都只说我去中财,如果司机不知道,我就教他怎么走,完了告诉他,这是一所你一定要知道的学校,因为它过去创造了中国的经济栋梁,将来还将掌握中国 的经济命脉,它影响着你开出租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如果你不知道它,那就是你的无知。
如果你认为你是最好的,那么从现在开始努力吧,争取进咨询或者是投行。因为如果你是最优秀的,当你踏进贝恩或是高盛的大门的那一刻,你就明白你是属于这里的。这里的一切,都不是五大能比拟的。
即使你认为你不是最优秀的,但仍然是优秀的,那就去五大,或者是外资商业银行;
即使你认为你不是很优秀,那也一定要去一个Multinational Comapany,即使做一个出纳。
如果你认为你肯定进不了外企,那么只好去上研了,上研后好好努力,毕业去最好的外企。
一定一定不要盲目跟着大家去考研,那样的话,你会发现,上研实际是在浪费又三年宝贵的青春。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后悔你作出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