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武侠缺席>>文侠小说评论专集>>文侠小说《东方怪杰》概要

主题:文侠小说《东方怪杰》概要
发信人: yerk()
整理人: yerk(2000-06-01 12:21:15), 站内信件
《东方怪杰》第一部 

《 天 纵 》

 

内 容 概 要

 

公元前140年。

一个让中华历史灿烂百世的日子:一个16岁的伟岸少年登基座殿,自此而成为第
一个毫无争议的伟大帝王──汉武帝。汉武威名,远过秦皇──

始建纪元,统一货币。54年间,把大中国第一次推向空前强盛。

疆域之大,前所未有。匈奴远遁荒漠之北,西域诸国纷纷来朝。

强干弱枝,大权独享。诸候坐针毡,宰相如履冰,群臣争效命。

纳贤荐才,建立太学。道骨法形以儒为表,游侠方士聚散朝野。

骁将如林,良史立标。卫霍李广威震寰宇,一部《史记》胜若离骚。

…… ……

然而,如此功业,千秋炳彪,世代皆云武帝一人所为,实际刘彻前面施令发号,
后边则另有一人为其谋划,为其补缺,为其撑腰,──此人堪称武帝魂魄。

这就是东方怪杰──东方朔。

 

东方朔,字曼倩,山东平原人。汉武登基,召天下贤良,东方朔自荐于朝:“臣
朔年二十有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
鲍叔,若此可以作天子大臣矣。”武帝见其书而“大伟之,命待诏公车”,从此
开始了五十余年伟帝智臣同兴汉室之喜怒哀乐生涯。

东方朔在自荐书中向武帝介绍过自己家世:“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
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年十五学击剑,年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年十九学
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才华学识,于此可见一斑
。至于他为何复姓“东方”?在他之前,无有此姓──他在见汉武帝时自报家门
:齐国乃东方大国;平原为齐国之最北部──“朔”也。难怪小他十多岁的司马
迁在《史记》中为其作传,倍加颂扬;班固《汉书》则专章大记其事,又于《西
京杂记》中称“东方生善啸,每曼声长啸,辄尘落帽”,其翩翩“曼倩”之影,
于此栩栩如生。至于其文章才华,多为当代及后人称颂并效仿,陈子昂所标榜的
“汉魏风骨”,首推“东方公”文章风采,李白固然一世诗仙,其诗中最推崇的
先人也是“东方仙”;而文学之事,只其无聊之时偶一为之,真正的东方奇杰,
乃兴国之大器,汉武强盛之智囊也!

然而,东方朔那许许多多出人意料的“奇”,对他本人来说,是根据自然环境而
自然表现出的智慧之举,但在君道臣道乃至人道都已被“格式化”了的中国历史
和文化上,这些已被视作 “怪”。为官不带夫人,一年一个美人儿在身边,呆足
一年便要轮换,此生活上之怪也;对朋友无所欲求,经常唱个反调来煞煞风景,
让许多得意忘形之人哭笑不得,但在危难时刻总能随时出现,救人于水火之中,
此为友之怪也;至于为臣,其放荡不羁,谐趣幽默,“戏万乘为僚友,视同俦如
草芥”,此种风情,实为后世李白、苏东坡等人所羡慕而又所难以企及。

还历史之原貌于可能之中,再现“东方怪杰”之万古风流,这便是本书的主旨和
要义。

于是我们要塑造曾经塑造过千古一帝的人──“东方怪杰”东方朔。

 

当我们的镜头一打开,出现在面前的便是年幼的武帝连续两个月不思茶饭地阅读
竹简──东方朔的两车自荐书。此前,40岁的大儒董仲舒用“天子受命于天,天
下受命于天子”等话语,把少帝说得晕晕乎乎。而东方朔的两车计策,才使武帝
真正见到光明的未来。一场异乎寻常的召见,使东方朔在群儒面前雄辩滔滔,大
展才华,风趣诙谐,令人捧腹;董仲舒和公孙弘等恼羞自惭,拂袖退朝。幸好武
帝自小的玩伴、狗监杨氏以推举蜀都才子司马相如为由,让东方朔暂离长安,去
蜀都召贤,免得朝臣再三尴尬。而东方朔蜀都一行,引出凤求凰的喜剧,同时也
引出十多年间,陈皇后阿娇由宠到衰、由金屋藏娇到长门哀怨的一曲宫廷悲歌。


东方朔与司马相如,两个才子,两种风格,一个以艺术家的讽谏不断占据上风,
从此佐君五十年,扶正抨邪,屡立奇功,世人称颂,青史流名;另一个以无行文
人的赤裸裸的拍马,《子虚》《上林》不得要领,《长门赋》得到钱财却让龙颜
大怒,最后含羞而死,临终前献策让武帝封禅求仙,招惹得刘彻晚节昏昧,后世
诟病。东方与司马相如的斗智与周旋,阿娇与卫夫人的更替,成为这套谐趣历史
剧的第一部——《天纵》的主要演绎内容。

 

东方朔文思敏捷,而武艺亦精,尤以剑术高妙。路见不平,拔剑相助,可谓侠肝
义胆。正因如此,才使他一入朝廷,便随武帝四处射猎,得以见幸;才引出他与
当世大侠郭解的兄弟情谊和难言隐衷;才让少年时便倾慕游侠的司马迁对他相当
尊重。鬼头刀下,东方朔与公孙敖勇救死囚卫青,三人义结金兰,情同泰山。卫
青得知这位仁兄酷爱美色,更为报救命之恩,便将旷世美女、其妹卫子夫许其为
妻。而东方才子不愿将这绝代佳人作为自己一年一换的走马灯,便将卫子夫巧献
给武帝──这便是后来的皇后──卫青从此成了国戚,为汉武讨伐匈奴、扩边宁
疆立下旷世奇功。而卫青之甥霍去病,这位武帝即位时才五、六岁的后生,拜东
方为义父,深得兵略要领;加之勇猛胜过其舅,于是创造了年十八任将军、对匈
奴战无不胜、勒石漠北、斩首七万多级的骇世神话,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罕见的天
才。卫霍二人为汉武盛世的军事支柱,遗憾的是霍去病二十七岁夭殁,卫大将军
早于东方朔二十年病故,帝国雄风不可永再,否则汉武也不会精神失常地非要求
仙羽化了。

 

以道为本,以法为骨,以民为本,以武抚边,因时而变,不拘一格,此乃东方朔
思想的内核,也是汉武帝所采纳的治国方略。以道为本,使东方朔与董仲舒和公
孙弘等大儒冲突不断,贫道与酸儒斗智,好戏自然连台。以法为骨,东方朔劝武
帝统一货币,并用桑弘羊等人实施盐铁专卖,汉室金库得以殷实;汉武则以酷吏
张汤杜周等人治天下,创造了“腹诽”等黑暗统治术,人人自危;东方游戏其间
,终使武帝诛杀群顽,凶象惨烈,非同一般;以民为本,使东方与汲黯等刚烈之
臣为生死之交,互为表里,同匡汉室。汲黯耿直无忌,虽遭贬而未被杀戮,也东
方调停之力也。

东方奇杰与武帝之间关系,既系东方朔一人之安危,又关联整个汉室之安宁,此
乃本书头等重要之事。东方朔长武帝六岁,自以兄长心态和臣子之仪双重对等,
平日教规武帝如师徒,而武帝发怒时则以任性小弟待之,万不得以便牺牲自己人
格以求“道”不失衡,以平常心、平等态、平实相来伴君伴虎,五十年间历捋虎
须、风险迭起而一身独安、芒刺不失,其为人为友为臣之技艺,可谓炉火纯青:
一面伴猎一面讽谏,既遂帝愿又阻修建上林;自已年复一年变换女友,却让绝色
佳人专宠于武帝,使汉室后继有人,社稷江山得以安定;欣赏司马相如之才却又
鄙其人品,终让拍马投机的文人自食苦果;嘲谄谀之宰相为虫,戏当朝大儒不知
诗书,烹杀口言仁义、纵淫无度的佞臣,历数皇戚幸臣之大恶,泼水治悍妇而用
朱买臣为官等等举动,既让武帝戏弄他人之心得以满足,又使作恶者自知罪有应
得;至于戏侏儒、弄偶人、割肉食妻、鹿皮为币、杀牛取天书、识破驸马栾大鬼
把戏,无不妙趣横生,可圈可点,武帝心服、世人敬佩。而登长城一哭而罢百万
之兵,上泰山一笑而撤千万金帛,语警苍天,情动汉帝,惊心动魄,难以言表。
年逾花甲之后自愿代司马迁接受腐刑,七十高龄勇拒长安大搜捕,借武帝“老不
死的”一语自得晚年平安谪居海边,贬后仍设计使汉武帝悔其穷兵赎武和封禅求
仙、逼死太子等过错,都表现出一代英杰的过人胆识和奇操异行。

东方朔,东方怪杰,真华夏之奇杰也,微斯人,大道谁与同归!?

 

 

 

《东方怪杰》共分三部,每部二十余集

 

第一部 《天纵》

——天纵其才。年轻的东方朔和汉武帝处于太皇太后、皇太后的控制下,同时处
于前世陈规陋习与元老重臣的挤压下,心气受阻,双双活力待发,谋求施展抱负


第二部 《天骄》

——天之骄子。东方朔辅佐武帝革除积蔽,打击豪强,惩治腐败,统一货币,从而国
富民强,疆土辽阔,实力空前强大。

第三部 《天怒》

——天怒其虐。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赎武,杀戮无辜。东方朔专制的汉武帝斗
智斗勇,最终使其反悔,下诏罪已,痛改前非。

 

 

《东方怪杰》第一部

天 纵 目 录

 

第一章 纳贤良

第二章 凤求凰

第三章 霸陵歪脖子树

第四章 美人与英雄

第五章 劫法场

第六章 戏侏儒

第七章 捉奸赏奸

第八章 皇后与俗女

第九章 上林苑

第十章 拉郎配

第十一章 选丞相

第十二章 县令与侠客

第十三章 丞相与大帅

第十四章 颖水清浊

第十五章 马前泼水

第十六章 灌夫骂坐

第十七章 铁券丹书

第十八章 白日见鬼

第十九章 长门赋

第二十章 血祭军旗

 

 

《东方怪杰》第一部 天 纵

二十二集剧情简介

 

第一集 纳贤良

汉武帝即位,四处求贤。董仲舒到长安献上“天人三策”,而平原人东方朔则送
上两车竹简,然后扬长而去。武帝见董仲舒之言与世无补,便读东方朔的竹简,
迷进其中两个月,不思茶饭。急派杨得意前往山东平原迎接东方朔。

朝堂之上,董仲舒和公孙弘等大儒正与道家代表司马谈、汲黯等难决上下,突闻
东方怪杰来到。来者不善,三言两语,使董仲舒等人羞愧而出,朝中一片粲然。
武帝恐太皇太后怪罪下来,派刚封伴驾学士的东方朔到成都寻找另一才子司马相
如。

 

第二集 凤求凰

东方朔奔赴成都,途中碰到少年张汤在审老鼠。杨得意与之争执,并在中国第一
酷吏那里埋下祸根。二人来到临邛,正好赶上司马相如在琴台挑逗新成为寡妇的
卓文君。人们随着东方朔欣赏了《凤求凰》名曲,并与那几个宝贝一道演出了让
人开怀的多幕喜剧,也通过司马相如和县令王吉及与卓王孙之间先恭而后倨等情
形,看到了这位西蜀才子的为人。

东方朔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接到长安,同时还带来了老时巴交的道儿为仆人。

 

第三集 霸陵歪脖子树

武帝要立新政,与丞相窦婴等人议立学校、兴儒学等,被信奉黄老之学的太皇太
后视为改变祖宗成法,不准实行。大臣赵绾、王臧二人一时激动,说太皇太后干
政是牝鸡司晨,被许昌和田鼢等告密,将二人赐死。二人来到埋葬汉文帝的霸陵
前自尽,却被从成都归来的东方朔碰上,将二人解救。东方朔巧妙地用死兽替尸
,让他们二人隐姓埋名,逃到民间。

 

第四集 美人与英雄

武帝要平阳公主设家宴款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引得东方朔说起他在长安一年换
一个美人的故事,好不羡慕。席间,武帝看上了歌女卫子夫,要平阳候次日送到
宫中,不料阿娇醋意大起,让其母窦太主派人加害卫氏。卫子夫救出其妹,自己
却被窦家捕获。东方朔与公孙敖将卫青救出,卫青执意要将卫子夫嫁与东方朔,
遭到拒绝。东方朔申明兴汉大义,与卫青、公孙敖结为兄弟,又认卫青之姊卫少
儿之子霍去病为义子,然后奉命将卫子夫送到宫中。

 

第五集 劫法场

卫子夫受宠于武帝,阿娇怨恨更生。窦太主派家人设一骗局,引诱卫青买了武帝
的宝马,然后诬他盗御马,要将他斩首。东方朔派公孙敖劫了法场,自己则在朝
中与窦太主的亲信展开智斗。最后,不仅使陷卫青于不义的太主亲信死于非命,
而且将太皇太后埋在武帝身边的重臣借故铲除,为武帝除一大患。武帝将阿娇母
女行为公诸于众,名正言顺地立卫子夫为夫人,卫青为殿前侍卫。

 

第六集 戏侏儒

东方朔与卫青同在御前行走,却每人只得月粮二百余瓢,难以填饱肚子。而皇宫
中的侏儒每月也得粮俸二百余瓢,挣死了也吃不完。东方朔戏弄侏儒,说皇上要
杀他们,引得武帝为此事要杀东方朔。东方朔趁机让武帝明白国之栋梁不能与侏
儒等玩物同等对待手道理,同时让武帝将自己引为知音,密切自己与卫青和皇上
的关系,武帝命二人演兵习武,保卫疆场,同时准备对匈奴用兵,雪高祖当年被
围之耻。

 

第七集 捉奸赏奸

武帝在一次游猎中发现了一个极像自己母亲的人,回宫后向老太监所忠打听,才
知自己有个亲姐姐流落民间二十余年,母亲因惧怕太皇太后和窦太主,不愿提及
此事。武帝与东方朔密谋,将窦太主和一个卖珠宝的小白脸董偃相好的事情揭穿
,并让武帝当众认可他们的苟且之事,堵住了皇后一族人的嘴巴,并让她们认可
卫子夫;同时武帝派东方朔将姐姐俗女一家接到长安,让心事重重的皇太后与失
散多年的女儿团聚,去了一块心病;此举大大减弱了太皇太后的势力。

 

第八集 皇后与俗女

武帝之姐俗女和姐夫金不换无法适应皇宫的生活,闹出许多笑话,武帝只好将他
们安排在东方朔附近,以便于照料。不想这对生活在皇城的农家夫妇旧习难改,
弄得天下大乱。一次因在皇城养猪而打得不可开交,幸得东方朔再为化解。

武帝带领阿娇来姐姐家看望,得知吃花生可以多生孩子的说法,不能生育的阿娇
如获至宝。而卫子夫却为武帝生下一女,让阿娇悲伤欲绝。

 

第九集 上林苑

司马相如为了让皇上高兴,继《子虚赋》之后,又专为武帝写了篇《上林赋》,
并请东方朔指教。东方朔指出其“劝百讽一”的缺点,不料司马相如未作大的修
改,就呈给了皇上,激起武帝大兴土木之心,命集天下财赋大造上林。诤臣汲黯
直言切谏,为武帝废黜。东方朔于此时挺身而出,以献《裤裆虱子赋》为由,戏
劝武帝不要大造上林,救了汲黯并得到了监造上林苑的职位,却因此得罪了司马
相如。

 

第十集 拉郎配

东方朔和汉武帝一道,要将上林苑建成演练兵勇的场所,以瞒着太皇太后等人,
招募天下勇士,抗击匈奴。此时不幸平阳侯曹寿病逝,平阳公主年轻而新寡。武
帝欲将姐姐嫁予卫青,无奈卫青不忘昔日主仆之情,誓死不从。武帝将此事交给
东方朔。东方朔用修建公主府弟之事,将卫青和平阳公主戏剧性地安排到一起,
演出了一幕床前求婚和武帝恩准的好戏。不料卫青以功名不立,辱没公主为借口
,不愿成亲。

 

第十一集 选丞相

太皇太后终于病逝,即位六年后才得以亲政的武帝罢免了太皇太后的亲信许昌,
准备用窦婴为相。不料自己的母亲却来干政,逼着儿子非立国舅田鼢为相不可。
武帝既不愿违心用人,又不愿表现出对母亲的不孝。为此,为了丞相人选,太后
和武帝开始争取几位重臣的支持。眼看公孙弘等人因太后的收买和威逼而变节,
田鼢当宰相即将成为事实,可东方朔却搬出一道祖宗法典,让田鼢与相位之间隔
出江河。

 

第十二集 县令与侠客

武帝为暂避丞相人选之争,与东方朔、卫青等人去京畿打猎,却被杜县的法曹张
汤带兵围住,以骚扰百姓和有碍京城治安为由,加以捉拿。少年霍去病轻松战胜
官兵,却招来京畿大侠郭解。在一场纷争前,武帝既看中了张汤的吏治才干,又
喜爱郭解的武功和义气,欲将二人都招致长安。不料,张汤欣喜从命,而郭解却
不愿为皇上所用。武帝大怒,要杀郭解。东方朔与卫青力劝武帝,并以性命作保
,一旦朝廷要用郭解,他二人负责将郭找到,为国效力。武帝怒尤未平,愤愤而
去。

 

第十三集 丞相与大帅

为争丞相之职,田鼢使尽浑身解数。此时匈奴又犯边境,东方朔与武帝议定,窦
婴和田鼢谁能领兵退敌,谁便可作丞相。朝堂之上,武帝和东方朔大大失算:曾
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窦婴坚决反对与匈奴打仗,而连马都不会骑的田鼢
却力主带兵出征。武帝对窦婴大失所望,又不能食言,只好用田鼢为帅,兼丞相
之职,发兵三十万,抗击匈奴;并要东方朔和卫青找回郭解,一道赴疆场杀敌。


 

第十四集 颖水清浊

东方朔、卫青带着霍去病和喜好游侠的年轻人司马迁,一道寻找郭解。到了灌夫
的封地颖水之滨,发现郭解正在营救霍光的姐姐,与灌家子弟发生冲突。为了不
做田鼢的替罪羊,东方朔让郭解带着霍光姐弟并护送郭母去四川投亲,而他们四
人则了解到许多灌夫家人渔肉乡里的罪行,狠狠地惩罚了灌家的恶势力。

 

第十五集 马前泼水

东方朔等人意外地在下邳发现了朱买臣,原来他就是当年隐姓埋名的罪臣赵绾。
朱买臣痛说自己藏在民间的九年不幸,其中最逗人的是她娶了个杀猪的泼妇,此
妇人看先生不能干活,反而将他给休了。东方朔答谢了当年救赵绾的人,同时用
马前泼水的方式摆脱了那泼妇的纠缠,将朱买臣带回长安。途中,他们遇到被贬
为庶人的公孙敖,方知田鼢以落马伤脚为借口,根本没上战场,而代他指挥的大
行令王恢却败给了兵力少于汉军的匈奴单于,损失了五万多人马,败阵而回,被
武帝怒而问斩。

 

第十六集 灌夫骂坐

田鼢逃避战事,武帝却无由惩罚。此时皇太后却下懿旨,将燕王之女许配给田鼢
为妻,要朝中官员前往致贺,以给田鼢撑腰。窦婴生怕得罪太后,硬拉着灌夫去
贺喜。席间,东方朔装做骑马跌伤,戏弄田鼢,同时又智激灌夫,让此民愤巨大
之贼与田鼢发生冲突。灌夫果然在席上大发酒疯,将太后所赐之宴搅散。田鼢大
怒,命张汤将灌夫下狱定罪。

 

第十七集 铁券丹书

张汤依照刑律,不仅治了灌夫骂宴之罪,而且翻出灌家横行乡里,人命甚多的事
实,将灌夫处以死罪。窦婴到狱中探视灌夫,却被张汤使了手脚,在其送去的食
物中下了毒药,害死灌夫。张汤制造假供词,诬窦婴曾议废立之事,特意杀人灭
口。窦婴拿出先帝写给的铁券丹书,以求自保;不料宫中的铁券副本却被田鼢和
张汤盗出销毁,窦婴又被加上假造先帝遗诏之罪。出于对窦家的痛恨,皇太后将
东方朔支使出京,然后将窦婴杀掉。而武帝却讨厌这些纷争,沉溺于声色狗马,
不理朝政。

 

第十八集 白日见鬼

在如此变故之下,回京后的东方朔与武帝进行了兄弟式的长谈,激发了武帝要成
为千古明主的志向,决心除掉田鼢,削弱太后势力。他们利用朱买臣回朝之事,
将心中有愧的田鼢弄得心神不定,然后瓦解田鼢与张汤的结盟,用几个人装扮成
灌夫、窦婴和赵绾、王臧的鬼魂,向田鼢索命。田鼢在宫中白日见鬼,神情错乱
,回家后一命鸣呼。王太后眼看同母异父之弟惊怖而死,但也无可奈何。从此再
也无心干政。

 

 

第十九集 长门赋

司马相如献《上林赋》而不得要领,武帝让其安抚西蜀。相如独自西行,在成都
整日光临青楼妓馆,结果染上花柳病,回京后无法向文君交待。文君想方设法治
好他的病,不料他旧病复发,又去眠花宿柳。文君只好求救于东方朔。东方朔与
文君乔妆打扮后,入妓院与司马相如会琴,用《凤求凰》唤醒他的良知,又用《
白头吟》加以遣责,司马相如最终认错。此时,皇后阿娇为了重新得宠,出千金
求司马相如为她写出《长门赋》,献给皇上。武帝很喜欢这赋,于是到了长门宫
,却发现阿娇与赋中描写相去更远,二人不欢而散。

 

第二十集 血祭军旗

匈奴再来犯边,武帝决心打败敌人,因此筹措第二次对匈战役。此时朱买臣打听
到王臧被董偃囚在暗室,并被改名为主父偃,以辩别古董为生。东方朔设法救出
主父偃,并向皇上推荐,让他参赞卫青的军务。在大军将发,武帝授命之际,董
偃为找他的奴仆主父偃而乱闯军帐,使正在宣誓出发的大军士气受阻。东方朔历
数董偃三条不可赦的大罪,武帝无奈,只好下令,斩董偃以明心志,以佞人之血
祭军旗、壮军威,全军因此士气高涨,誓破匈奴。

 

 

第二部《天骄》(略)

第三部《天怒》(略)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7.249.2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