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ainbowOu()
整理人: clixfon(2000-06-01 03:21:17), 站内信件
|
作者:书空
李凉是新一代武侠作者中自具风格而又较有成就者,网上正在贴他的成名作杨 小邪系列,近来又看了他的一些小说,对其作品的面貌有了几点印象,愿就正于各 路方家。 李凉小说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其诙谐俏皮的语言,极尽调侃搞笑之能事,从好处 说是轻松活泼,读起来毫不费力,从坏处说则容易流于轻浮做作,在他的早期作品 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李凉的近期作品一方面学了一些云中岳的声 口,平添一种粗豪斩截之气,另一方面在遣词造句上大力模拟明清的白话小说,颇 有几分古雅韵味,这在武侠小说中还是不曾有过的尝试。虽然仍看不出有什么大的 突破,但也说明李凉在语言的雕琢上下了一翻功夫,这是极有意义的努力。
李凉的人物形象主要脱胎于《鹿鼎记》和《绝代双骄》等“武侠经典”,可能 是因为有羡于韦爵爷的盖世业绩和小鱼儿的超凡魅力而思青出蓝,李凉的主角出则 千军辟易、四夷震悚,入则至尊倒履、公卿俯首,更兼有移星踢斗、倒转乾坤之 能,专门向“不可能”挑战,至于男女老少都对之青眼有加更是武侠老套。这种写 法固然一泻千里、畅快淋漓,但不免有自大成狂之嫌。有时李凉也让他的主角陷入 一种啼笑皆非的尴尬境地,显得甚为狼狈,即所谓“吃瘪”,然而目的却是为了增 加其“可爱”程度,无非是一种欲扬故抑的手法。连缺点都可爱,真是武侠小说中 第一等完美人物。
李凉小说的情节基本上就是他的主角业绩史,但老这么写也腻味,他重出山就 大写幽冥鬼魅、神道方术与超感玄异之事。前者大约也是受明清神魔志怪小说影响 的结果,他自己说受教于金庸得知写好小说的不二法门是多读书,看来他读的多是 此类;后者可能是受了黄易的启发。他解释自己重新操刀的原因时说,因他的小说 多有历史背景,以往的读者觉得武侠小说与历史挂钩太虚假,不能接受,他便弃文 从商;现在则有所不同,读者观念有变能够接受了,所以卷土重来,于是举黄易为 例。这种说法不免有点牵强,金庸、梁羽生的小说大多和历史接合得很紧密,从未 有人说不妥,李凉的历史闹剧虽有点过分,也可聊备一格,不至于因此而收放其 手,不过倒说明他对黄易是颇为留意的。他再作冯妇的原因想来不出以下二途:或 是生意场不太顺利,想换换手;抑或是见黄易市道不凡武侠小说仍有可为,而自己 又读书有得,故再战江湖。从《本尊分身正续传》来看,李凉的写史功夫果是有了 长进,且不再一味穷逗乐子,常常在描摩人情世态中暗寓讽喻之意,这又是读明清 世情小说之功了。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bbs.huizhou.g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