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庸古龙到黄易(转载)
发言人:eling
黄易创造了一个魔门令平静的江湖再起风波。不是一个惯于接受新事物的人,不 会盲目跟风。对于武侠,更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对陈青云之流,从来是敬 谢不敏,文笔不及金庸,新奇不及古龙,看之为何。但却奇怪地轻易接受了黄易 。
从梁羽生、金庸到古龙、温瑞安,现在终于有了黄易。一直有人认为温瑞安是继 古龙之后武侠的接班人,本人不敢苟同。一直不喜欢温瑞安,最开始有模仿金古 之嫌,方振眉明显一个楚留香翻版。不可否认,他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故事情节 却不够跌宕起伏以至无法引人忘忧,故令人无法无条件的接受。
黄易却不同,从最开始的《寻秦记》到《翻云覆雨》再到《大唐双龙传》他带给 我一种新的理念,除了正统的金庸和犀利深刻的古龙,原来武侠还可以写成这样 。读者们一直认为武侠中作者赋予了主人公太多的现代意识,所以黄易一反以往 的欲盖弥彰,大大方方的让项少龙本就是个现代人,读者再无法批判主角思想前 卫了,小说中充满了当代俏皮的风格,一反以往大侠的刻板。黄易与金古更一不 同在于,黄书中的主人公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追求什么,有很清淅的故事 主线。《寻秦记》的项少龙,一个目的,找到秦始皇辅助他从而飞黄腾达,其中 斗智斗力,不亦乐乎;大唐中寇仲更是为了争天下的梦想不惜克服千难万险,经 历各种魂断神伤,人生的阅历因此而丰富,人性的辉煌在其中体现,人存在的价 值更在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中清淅的表达出来。
金庸带给我的是中正平和,一派大家风范。金庸让我感觉到的是一个一帆风顺的 人。深厚的文字功底让人如沐春风,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理想的境界,人们看的 轻松。他塑造了道德的典范,表现人性的美德,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毋庸置 疑的。唯一两个例外也是唯一两个投入丰富感情的是萧峰和令狐冲(我认为), 因为他们是悲剧人物,而要写好悲剧人物是一定要深刻理解他们的,否则写不出 那种共鸣。更因为他们本身充满了矛盾,无法用道德标准来加以评价,左右为难 。
古龙带给我的是洞看世事的无奈与久经忧患的沧桑,他引发我学会了思考生活, 品味寂寞和痛苦。古龙在书中总流露出对人生的几许失望几许不满但又夹杂着几 许狂妄,所以在他的文字中总有爱恨交织。痛苦是人生的催化剂,古龙笔下的人 物心底总是隐藏着无限的痛苦,无论多么成功的人物总透出些许悲壮,一声轻叹 背后有着多少无奈,所以他的主人公都爱杯中之物,虽然颓废但不消沉。象人生 一样,不忘在失意中加杂一丝希望。
黄易带给我的是一种观念的改变,人们看腻了少年学艺,机遇不断的模式,反而 更欣赏通过磨难、历尽千辛万苦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卓绝人物的经历,这符合现代 人追求个人奋斗的理想,读起来既兴趣盎然又如同身受。书中折设出一种思维方 式:不是非得辅佐明君才有唯一出路,不是非要成为一代大侠才能人人景仰。人 一定要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愿望,重点是否有勇气去实现,是否能纵使千创百 孔亦永不言败的不懈追求。努力争取才是正道。该圆滑时不必太固执,该放弃时 不必太执着,是一个有欲有求的现代人。在他的书中,主人公不再随遇而安,而 是明确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迈进,即灵活多变又持之以 恒,与现代人精神一脉相承。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英雄人物,打个 比方,黄易的书就像是美国进口大片,极力鼓吹个人英雄主义,令人无限神往, 看的过隐。仿佛一向埋藏在心底的梦想被人一语道出的痛快。又恨不能化身其中 ,大展拳脚。
很多人认为黄易比不上金庸,但他们如此大张其鼓地批叛反而透露出心虚,如果 真的没有一点威胁,也就不会沉不住气了。或许黄易在文字功力上还及不上金庸 ,但想像力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点是任谁都无法否认的。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161.207.6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