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jing(草草)
整理人: ybjing(2002-07-13 11:28:47), 站内信件
|
家住花溪大道,回去的时候正遇上扩充路面,于是乎,到处挖得乱七八糟,随处可见是裸露的脚手架和地下的岩石,以及坑洼不平的路面。
不下雨的时候,整个天空便是灰蒙蒙黄澄澄,因为遍地的细沙碎石被风吹在半空中,随便上街走几步鞋子上就沾满了灰,以至于每隔两、三天就要擦一次皮鞋,否则便会像刚下过田一样,到处是灰。
下雨的时候更惨,天空虽然清净了,可路面却一塌糊涂,遍地是稀泥和水坑,上街保证会踩出满脚泥,粘乎乎脏兮兮,走到别人家里不小心便是几个黑黑的脚印,走在马路边上或者横过马路尤其要注意,路好走也就罢了,如果路不好走,再遇上个把开车横冲直撞的司机,满身泥浆都不奇怪。
记得有一天晚上和朋友在外玩到很晚,大约十一点左右吧,等车时已经下着蒙蒙细雨了,刚上中巴车大雨便哗地下了下来,那晚的大雨,相信在贵阳过过的朋友都不会忘记,那是贵阳过年期间下得最大的一场雨,正在庆幸自己上车上得及时,没想车车才从喷水池开到客车站,几分钟的时间,两边的马路就已经淹水了,而且水还挺深,下车的无法下,上车的也无法上,大人更是要将小孩子抱在怀中才可以连蹦带跳地上下车,其间的辛苦自不言表,于是便想起读书那年贵阳发大水,百货大楼商品被冲出商场的事来,事隔这么多年,贵阳的地下排水系统还是没有改进。
记得龙应台在一篇文章里曾说过,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是否文明,不仅仅是看它的城市建设,它的人民素质,它的地下排水系统是否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城市修建得美丽如花,可一下雨花便全泡在水里,这样的地方,它的文明程度根本不高。而今,贵阳市就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次回去,老妈老妈都很骄傲地告诉我,大南门修成了一个漂亮的广场,沿着南明河的一线都要这样修起来等等,初初看着我也高兴,夜色中朦胧的灯光下那棵兰花是多么漂亮,市政建设搞好了,对人民于城市都有利,可是经历了这一场大雨后我却在想,光是有漂亮的外表有什么用?一场不过十几分钟的大雨便把一切都毁了。难道几年前那场水淹贵阳的教训给我们的还不够吗?难道一定要贵阳再被水狠狠地淹一次,那些主管市政建设的人才会想到去输通地下水道吗?
第一次上网易的论坛,看到有贵州的版便急急忙忙的进来了,写了两篇这次回贵阳的切肤之痛。
很高兴,这里有贵州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