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大唐 (转三)
世事无绝对,唯有真情趣
这是轩尼诗 XO 的两句广告辞,借来评说一下寇、徐二人到目前为止的奋斗 历程。世事无绝对是毫无疑义的,然而真的是只有真情趣吗? 徐子陵的人生理想在书中多处提到过,就是要孑然此身,遨游天下名山大川,
尽力感受人与自然的种种奥妙精微之处。这是典型的道家思想,堪称庄子逍 遥游的最佳注脚。反应到性格和行事为人上,正所谓柔者居下,就总是反对 使用激进和尖锐的方式手段来解决问题,是典型的温和派。 反观寇仲,就完全相反,总是觉得每一天都和昨天一样沉闷无聊,如果不找 些新鲜刺激的事来做,日子不知要如何捱下去。实话实说,这已远远超出了 道家任何一个流派的宗旨,反倒是和覆雨翻云中的韩柏颇为相似,已经近乎 入魔了。虽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但是人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外来精辟及深 刻思想影响而改变了原有的观念,实乃最正常不过的事。寇仲以道家宝典而 修成魔门正果,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异数。慈航静斋看来除了整日默诵“石之 轩乃魔门近百年来不世出的祸害”外,还得加上个寇仲才行。 这样的两个人凑在一起,必然会有种种意见不统一处。于是世事无绝对立刻 出现,接著就只好看看是否唯有真情趣了。对于徐子陵,独然一身,只有寇 仲是他唯一的牵挂,得到或庆祝的时候,心中喜之,失去或受伤时,则淡然 面对,总是尽力将以前的自己抛在身后,不愿让过去成为自己的包袱。确实 可以说深得唯有真情趣之三昧。 第二十七卷寇、徐在九江重聚后,徐说起对石青璇的爱慕,提到爱情对于他,
就象“大江上吹来的的一阵长风,又象长风般过不留痕,但却在我心中留下 一道伤痕。你说是痛苦吗?的确是深刻的痛楚。但某方面却又丰富了我的生 命,让我感到生命的意义。”可典型代表徐的思想,他所尽力追求的,已不 是单纯的得到或失去,而更珍视经历本身对自己的意义。到得暮年回望,细 数心中的一道道经验,便觉得生命已足够充实圆满,别无他求。 可是到了寇仲,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寇最初也纯粹是抱著游戏的心情投入到 天下纷争中去的。虽说受到李秀宁的刺激,但一直以来,都没有认真考虑过 不成功之后的结果,无非就是说“回乡下开饭馆”或“战死沙场”之类。以 致于徐曾批评他把天下苍生当游戏的心态。当时寇虽然唯唯喏喏,心中说不 定在想“干不干得成还没个影呢!不是这样想又怎能有动力?”直到第二十 卷前,寇仲始终也就是孤家寡人,生命对于他,就是个不断奋斗向上的过程,
虽然他的动机和徐子陵颇有不同,但从生命中所得到的却完全一样,都是过 程和经历本身的意义,而不是得与失之间的计较。 但自从寇仲建立起少帅军,成为一方之雄后开始,情形就发生了变化。寇的 所作所为,不再仅仅与他自己有关,而是关系著数百位忠心的手下,数十万 军民的利益。在第二十三卷中,寇、徐歼灭曹应龙后,寇感怀于近半兄弟不 能随他回去与家人团聚时,第一次认识到肩负在自己身上的责任。从这一刻 开始,他不再只属于他自己,而要对以他为首的整个集体的利益负责。生命 对于他,再无唯有真情趣可言。就譬如某公司老板,因业绩不佳拿不出工资 来,面对嗷嗷待哺的员工,心中的忧虑及压力可想而知,岂能以一句真情趣 就轻轻带过? 只可惜寇仲虽认识到这一点,徐子陵却始终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寇、徐二人 产生争端时,有时徐让步以满足寇,有时寇让步以满足徐。但徐子陵只需对 自己负责,更何况有什么吃亏的他也并不真正放在心上;而寇仲每做一次让 步,损失的都是数十万军民的共同利益。虽然寇、徐始终相处友好,但寇仲 心中,只怕常常在滴血也未可知。我经常觉得,寇仲象个关爱仁厚的大哥哥,
而徐子陵则象个任性自私的小弟弟,寇仲虽然有千般能耐,却偏偏是割舍不 下手足之情,甘愿将徐子陵作为自己永远的包袱。书中常描写秦王及天策府 众人对寇、徐二人如何敬重,又如何每每“眼露浓烈的杀机”。在我看来, 如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之流,背地里恐怕是经常暗笑徐子陵是天下第一大傻 瓜,而寇仲则是天下第一大可怜虫。 李秀宁与宋玉致 寇仲因为被李秀宁瞧不起的缘故,矢志要争天下。虽说寇仲本来就已是个野 心家,但若不是因为李秀宁,只怕不会这么早就立下如此宏愿。 等到了第二十六卷,寇仲离开岭南时,新任情人宋玉致却道:“若是少帅要 在争天下与玉致间只取其一,少帅要如何选择?”寇仲只好好言相劝,避过 这道难题。 女人因为男人没有事业而不屑一顾,等男人有了事业后又要和事业争男人, 实乃全天下所有男人的共同悲哀。君不见曼联的David Beckhame,自从娶了 辣妹亚当斯,从此精力不堪两用,因为辣妹希望住在伦敦而常常魂不守舍, 以致于费格逊一怒之下要把小贝卖到欧洲本土去,因小而失大矣。且不用说 这么远,单提书中的柴绍,因为与李秀宁早定名分,自此一事无成,吾辈需 深省之。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北京站 http://bj.netease.com.[FROM: 161.207.6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