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小説点評>>金庸>>从金庸小说看姑苏风物>>从金庸小说看姑苏风物(三)

主题:从金庸小说看姑苏风物(三)
发信人: yerk()
整理人: yerk(2000-07-12 11:30:14), 站内信件
 
从金庸小说看姑苏风物(三) 作者: 西门吹雪 (06/28/2000) 

  吴中名胜(上)   

  《射雕》中陆冠英聚太湖群盗一节,提到金头鳌为莫厘峰寨主。莫厘峰者,
吴县太湖洞庭东山之主峰也。也就是碧螺春茶的原产地。莫厘峰的名字,我真的
怀疑现在的苏州人有多少能说得上来。可见金庸在博学之外,在武侠小说的创作
上也是一丝不苟的。 

  苏州历来是一个以园林著称的城市,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绝非幸致。但我觉得说到吴中名胜,当以太湖为首。毕竟天造地设的景致,不
是人工的力量所能达到的。太湖揽胜,一般认为以无锡鼋头渚为最佳,以致于很
多人认为观太湖应到无锡。其实太湖水面苏锡共有,三分太湖则苏占其二,锡有
其一,因此我一直觉得是不是苏州政府在太湖旅游资源开发上出了什么问题。 


  在苏州赏太湖,当然应该到吴县境内,大约距苏州市二十公里左右的洞庭东
西山。两山之中,东山的花果盛一些,西山的风光好一点,难分伯仲,我个人较
偏爱西山。还记得多年以前乘船游太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起了个大早,自
大运河出发,日出时正好船入太湖,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致至今难忘。船至
西山泊岸,先游林屋古洞,该洞号称道教"天下第九洞天",无非岩溶所致,倒并
不以为奇。出洞后沿山路而行,途经一线天等景直到太湖之滨。当时的情形大都
淡忘了,只记得一个人登上"断(半?)山亭"时,亭柱上一幅楹联极有韵味,如
果不曾记错的话,联云:"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山下正对鹤池一方,水色
澄碧,湖光潋滟,当是仙人养鹤之地。远处湖中三山在望,远山如黛,近山如兰
,岂非瀛洲、蓬莱之属?水天一色,帆影点点,正流连不知天上人间之际,已是
渔歌唱晚催归之时。畅矣斯游! 

  太湖三山深入水中,交通不便,当地政府前些年以巨资造太湖大桥,乃为国
内最长的湖桥,岛民出入不复舟楫之苦,实为善事。该桥以多孔之构,造形优美
,华灯初上之时尤为可观。我于前年中秋重游太湖,不仅得见大桥之姿,更是深
入湖中三山。入岛之途乃是在西山码头租用快艇一艘,十分钟便至。岛上林密蝉
鸣,花果飘香,回观湖波漾漾,远看白云悠悠,鸡声啾啾,鸭行摆摆,"阡陌纵横
,有良田美池桑林之属","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都市而来,只觉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黄昏时租得民宅数间,并请房东代办酒菜,共庆中
秋。菜虽粗疏,尽是湖中鲜活;酒非佳酿,全系山间清泉。数巡之后,主人问客
曰:"可愿泛舟湖心?"客欣然不自胜。主客乃以机帆船出,湖中清风徐徐,四围
寂寂,山影重重。乃于船顶重置杯箸,停船任其自漂。酒酣兴尽,方觉今宵无月
,枉过中秋,乃大笑而归。平生畅游畅饮,实以此行最为畅快。以上记行实为亲
历,绝无虚构。网上诸友有兴者大可一游。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7.242.15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