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ickmomo(鱼鱼游)
整理人: ybjing(2004-01-13 21:03:39), 站内信件
|
尘土飞扬的城市,留在记忆中,是灰白的底色。
灰白的城市。灰白的心情。
一、
向往一个地方,大概跟喜欢一个人一样,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天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吸引人。
不过就象你喜欢上一个人,就算他在别人看来并无特别之处,你还是会不可抑制地喜欢迷恋一样。
一切,只要感觉对了就好。
二、
天津在我的想象当中,是一个香喷喷的包子。
不是什么上得了席面的大餐,但诱人。
我一直想不通是什么样的人做出了“狗不理”这个招牌。
明明是香香的包子,偏要叫做狗也不理。
若在广告的专业来研究,这也是个挺有趣的课题:反向思维,虽不在常理之中,却让人记忆深刻。
也许,就是这一点吸引了我。
这个有着香喷喷包子的城市,在我想象中,就跟“狗不理”这个招牌一样牛B。
三、
不过我知道,到一个不以旅游为产业的城市旅游,是不能抱太大期望的。
就象与一个不以结婚为归依的人相恋一样,希望的最后往往就是幻灭。
但这扑灭不了我去天津的热情。
明明知道结果还是要去试,这叫激情。
我很满意灵魂中的这种东西在纷繁忙碌的生活当中仍未丧失。
四、
据说《贫民张大嘴的幸福生活》写的就是典型的天津人民的生活。
我并没有细看过这部小说,但那里面拥有的几段很琐碎的记录性的文字我记忆犹新,处于底层正是现当今的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
很真实,即便看起来总带着些尘土扑面的感觉。
五、
事实上,天津的确是个尘土扑面的城市。
在北京到天津的火车上,沿途看到的,大都是灰尘与垃圾。
很多很大的工厂在远处灰头土脸地运转着。
很工业化。
下火车的时候,有带着尘埃粒子的风轻轻敲打我的脸。
来接我的朋友说,很脏吧,不如你们那儿干净。
我不知道他说的我那儿是指哪儿。
但我直觉地反驳:不脏。
没有什么礼貌因素做怪,我只是说我的真实感受。
这个灰扑扑的城市,我觉得用“脏”这个字眼形容很不恰当。
就象整洁美丽如深圳,我却无法用“干净”这个词来形容它一样。
没有理由。只是感觉。
六、
很喜欢听天津话。
天津话男生说起来比较好听。
怪怪的味道,说不出来的顺耳。
很率直的声音,带着些粗鲁,有点儿架子鼓的感觉。
阳平与去声居多的组合词语简洁地代替了句子。再加上一个干脆有力的手势。
有不庸质疑的节奏与权威。
当然,这纯属我的个人感受。
可能是比较奇怪的感受吧。我跟一天津哥们说到架子鼓这儿的时候,他莫明其妙地看着我,摸了摸后脑勺:嘛意思?
其实我也不懂。感觉这玩意儿啊。
看我在一边傻乐,他大手一挥:油并(有病)!
俩字儿就替我结束了我对天津方言的歪评。
七、
散步是一种让灵魂放松的好方法,让人更接近于真实。
但在天津,散步总让我感觉忧郁有点自卑。
这是一个太“大”的城市,让人觉得渺小。
在大街上散步,面对高楼大厦、宽大的平地、身边不断呼啸而过的大货大卡、远处隐约可见的巨大货轮,心境也变得大而空旷。
很难形容的感觉。
就象散步的时候很难思考一样。一切都是分裂四散的。
只有低着头,静静地沿着街边踱。
看着灰尘不断地扑到皮鞋上,原本光亮可鉴的鞋子就那么慢慢均匀地灰下去。
很好玩,有点象生活——抬头会让人觉得无力觉得渺茫,低头又会让人觉得自卑生命蒙灰。
真实,而无奈。
八、
很大的厂区很大的宿舍,大得不小心就会迷路。
但生活在其中,却觉不出忙碌。
不明白为什么。
在深圳,远远地看着一个小厂都能体会到那里面的高压。
可是在天津,你就身在其中,能感受到巨大的工厂在运转,但,始终就象那烟囱冒出的烟,悠悠地飘着,一点都没有紧迫感。
可以听到五邻四舍每天有似是而非的动静,从而感觉到日子在继续。除此而外,一切都是平静的。
吃吃喝喝也一样,没有特别的味道,不过份量十足。让人可以高高兴兴地象旁人一样要上一大份,虽然最后连一半也吃不下。浪费,但觉出了其间的幸福。也许叫知足。
在天津,人好象潜伏在海底,偶有暗流涌过才让人知道自己仍然存在。
九、
离开天津的时候,赶上了天津的大风。
不动声色的城市里,呼啸着让人窒息的风。
是平静底下的暗涌,或者欢乐中的孤独。
没有人知道。
但在早已习以为常的离别时刻,第一次,落了泪。
被风逼落的眼泪,在尘土飞扬的空气里,轻瞬即逝。
十、
离开天津以后,生活依旧纷繁忙碌。
只有在外飘流的时候,偶尔撞入眼眶的“天津”字样,会让人惦起曾有的在天津的日子。想念那里飞扬的尘埃,想念在那里体会到的大到空旷的心境,想念那架子鼓般的声音,想念那平静琐碎的生活,想念那滋味淡久绵长的小吃,想念那让人落泪的风。
-----------版权所有,拒绝转帖-------------
---- ———something in the w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