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sky()
整理人: yerk(2000-08-22 08:34:55), 站内信件
|
总觉得把小说拍成电视剧是对小说本身的极大污染,凡是小说有的,拍成电视
剧,我是怎样也不看的,现在。
电视剧将小说的内容形象化,将人物现实化,将故事图象化,在一定程度上有
助于观众更轻易的了解一部作品,这看起来对于小说的知名度提高有很大的作
用,但其前提条件是:这位观众没有先看过这部小说。
我看小说时,往往先设计一个舞台,故事主角的形象,容貌,神态,服饰,周
边环境等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框框,然后,将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置身于这个
舞台中,与主人翁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动情,一起出招。当看完一部小
说时,就如同告别一段旅程,往往有惜别之感。小说的不可定义性令我可以在
书中寻找到一种自由舒畅的淋漓快感也。在我的舞台中,我可以按我的标准设
主角的衣着容貌,可以设计女主角的一颦一笑,可以设计各种神兵利器的华丽
震撼,可以设计各种绝招的惊天动地。
可是,在电视剧中,我却只能委屈地接受别人定制出来的一切。
在电视剧中出现的,都与我想象的相去甚远。我无法想象美誉情痴的杨过就是
整天不是叉腰就是背手然后做若有所思状地皱眉,无法想象秀丽脱俗的木婉清
原来就是那个整天黑衣裹身的半老徐娘,而在小李飞刀中酷得可以迷死人的阿
飞,就是那个带一条头巾然后人云亦云的白痴。
众所周知,武侠小说中的主角这所以吸引人,不在于外形而在于内神,正如一
部游戏的好坏不只在于画面的华丽而在于内涵的精深。当今电视剧制作者为了
提高其作品的知名度而不约而同的走上了用明星包装剧情的路子。却不知,明
星们大多与小说中的人物只是形近而神远,不熟悉小说主角的人往往会因明星
的表演而不能完全了解小说主人公,甚至产生误解。再加上各位明星出名作的
影,观众在看过自己熟悉的明星出现时,往往第一反应是将该明星的戏风放到
主人公的身上,进而初步确定故事主角的性格,比如,只要有成龙出现,人们
就会将主角与搞笑联系起来,只要有黄日华出现,众就会将主角与正直叫忠实
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主角原形被淡化了,甚至被歪曲了,电视之过也。再举
一例,央视开拍笑傲江湖时,曾有人谣传赵薇将出演岳灵珊,想想赵薇无非是
因为演出一个疯疯癫癫的丫头,就这样一个东东竟然能在神州大地迷倒从多老
妪幼童(不包括我),其捣乱搞笑风格已深植人心,如果她以岳灵珊的身份出
现在荧屏上,将会有多少男女老幼误认为岳珊的是一个疯丫头。这与小说中的
岳灵珊相差是多么远!!!还好这只是误传,不然金先生的小说可能会因此而
少畅销了一部。
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金钱的限制,使制作组没有可能总到与小说描写的场景
完全相同或近似的外景地拍摄,只好借助于道具,布置出一个拙劣的假场景,
往往就在一块地板中摆几个石状泡沫,插几株假草,放出干冰以充当池水,更
可恶的是所谓瀑布就是一大石,上有孔,略见涓涓细流从小于2米的高度上缓缓
流下!就是这样的道具,只要略改变位置就能凑出一个新的场景!真无法想象
楚留香楚香帅在这弹丸之地是如何“我踏月色而来”的。至于内景,更是简单
,买(可能是租)几件家私,便凑出无数个总坛,分舵!所势何在?豪情何在
?大理城在金先生的笔下是何等风光怡人,在想象中与段誉“携来百侣曾游”
,更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可在电视中,我只看到呆过头的段誉在
假布景忙得不亦乐乎,真有点同情他。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武功的招式。凌波微步,招如其名,飘渺无踪,
踏雪无痕,但在电视中我只能看到段誉如醉汉般跌跌撞撞;弹指神通,楚香帅
凝指未发,足以令人窒息。但在电视中我只能看到郑少秋的手指动了动,便有
一点叫不出名的东西从其指逢间飞过。小李飞刀,例无虚发,而我只能看到一
小撮光。难道是因为我的功力不够?至于古天乐所使的天地为之动容的至悲掌
法——黯然销魂掌,我的头脑除了“对此不笑还有什么可笑”的反应外竟完全
找不到一点悲伤的理由,而想当年我在被窝里看到杨过出掌时,不知眼睛红了
多少次!
还有一些不知应该归到哪一类去,只能举些例子,神雕是何等令人敬畏,可在
电视剧中,只是一只人扮的怪兽,星宿派的毒物,是何等的丑恶,可在电视剧
中,我开始以为阿紫手中的毒物是最新的宠物。至于那些故事里面的音乐,我
就不想说了,反正说也是白说,听听任贤齐的死不了和天涯吧,这就是笑傲江
湖?等央视的出来了,我倒要听听什么是《清心普善咒》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43.142.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