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武侠杂谈>>回复方恨少兄关于“RE:黄易 武侠文学的

主题:回复方恨少兄关于“RE:黄易 武侠文学的
发信人: tjloughlion()
整理人: (2000-06-09 13:12:36), 站内信件
: 【 在 csfy (方恨少)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可能有很多人都喜欢看他的书,我呢只是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假如有不认同的
: : 
: : 的话,请指教!! 
:    .......首先感谢你对拙作的评论,但是我对你的看法是完全不能苟同,而且


    忍不住又要发表以下看法:

   1:你竟然说金庸都比不上黄易,那是你的文学修养有问题,金庸的长篇小说
和短篇都有很浓的文化气息和底蕴,以大时代作背景,把武侠置于其中,那种气
魄,那种胸襟,是无人能比拟的。

   2:至于《笑傲江湖》我可以这样说,你根本就没有看懂,或许你根本就没有
用心去看,没有领略其中的韵味,这部书是金庸塑造人物最成功的作品,其中把
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描写得淋漓尽致,这也是讽刺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尔虞
我诈,勾心斗角。这就体现了他的文学价值.

   3:而黄易的小说根本算不上价值二字,写武过分夸张,已经抛弃了中国的传
统武学文化写侠,我看不出来,因为人物的性格根本体现不出来,叫我如何评论
?写情,有色情的趋向,根本就没有爱情,说他在侮辱爱情一点都不过分。唯一
可以认同的只有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恐怕也就是靠这一点来吸引读者。《覆
雨翻云》中情节拖沓,人物猥琐,爱情的描写我怀疑这是作者变态心理的体现,
简直是辱没人类的情感。

   4:曾经在北京召开过武侠文学的研讨会,到会专家一致都认为黄易的书难登
大雅之堂,唯一可以继承武侠文化的只有温瑞安一人。我建议你去看一下他的作
品,书中人物丰满,情节曲折,当然也有些微瑕疵,但并不影响他的整个作品。

    很高兴能和你讨论,因为你不是那些没有知识,不能理智的看到黄易的缺点
而针对之发表观点的庸俗的人。我首先要声明的是我并没有认为金庸比不上黄易,
可能是我在引用比较用了金庸的书中的例子使你误会吧。但是我是希望黄易能超
越金庸的。

    对于你说的几点理由,我是认为不能成立的。

   1、黄易的小说同样以大时代作背景,将武侠置于其中,他描写下的大时代要
比金庸更气势恢弘,我这么说的理由是黄易将江湖、武侠和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
,这我在上次给你的信中已经提到了,不知你是否斟酌过?我认为黄易是第一个
将江湖、武侠和政治真正结合在一起的武侠小说作家,可以看到,在他的小说中
,江湖人物和政权斗争是密不可分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
政治集团是需要有武装力量的帮助的,在黄的小说里就体现为各种武士行会、帮
派,这些武装力量帮助政治集团打击敌人,协助城防,保护政要,护送重要的资
源、武器等,而这些武装力量又需要政治集团的权力,来进行种种活动,如经商
,赚取金钱聘用武士,满足活动需要的资金等等,以及和其它的武士行会、帮派
对抗,在这里,江湖帮派的对抗不再是简单的武力对抗。这样,黄的小说的环境
不仅是以大时代为背景,写武侠,更是将大时代与武侠融为一体,因为如此,他
笔下的描写,牵涉的范围极广,环境、事件更错综复杂,达到了具体而微的地步
,所以我以为老黄的作品在这点上是比金庸所写要更博大。

   2、至于《笑傲江湖》,我根本没有提到它全书表现的人物刻画或反映的社会
百态,我只是说金庸在《笑》里,描写任我行在华山上居然能招来两万黑道人物
摆威风的不真实和其他一些金庸的书中关于描写江湖人物参与政治活动不够真实
,也许应该说是细节不够或是其它吧,这也是由于我引用的例子引起你的误会。
说到体现“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讽刺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
勾心斗角”,确实,在《笑》中,金庸以岳不群的一个大阴谋贯通全书,其间的
种种斗争,确实是极其优秀的,而我认为黄易在这点上也是能与金庸相比的。最
好的例子就是《寻秦记》,看看项少龙周游列国,几乎参与了每一国的政治斗争
,其中的每一件事,都将政治斗争的无情和尔虞我诈,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
在细节上,他对一些交谈的话的从旁分析,更是叫人谈为观止。项少龙和楚国的
李圆,韩国的韩闯,魏国的龙阳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齐国此三人对他的态度,
不仅反映了政治的无情和勾心斗角,也考虑到了感情因素,不是单纯的感情关系
和利益关系,黄不仅写出了斗争的无情,也将深藏在后的感情因素写了出来。既
写尽人生百态,也将社会斗争中无情背后的人性表现出来,互相结合,写来更真
实更容易相信。

   3、“写武过份夸张”,我觉得这说的有点道理,不过也不全对,看黄易小说
中,感到武功夸张的,我觉得尤其以《覆雨翻云》中拦江之战,《破碎虚空》中
长街之战要特别显的夸张,那写来都不象是比武,都象是神仙在斗法了。现在《
大唐》里,写到后面,黄易也有些疲态,写不出什么新东西了,所以在武打的场
面上也不免有些夸张,象陵少的从打出宝瓶气到现在能将宝瓶气凝成球,在空中
遥控,太玄了。但是黄易描写的武还是很优秀的,黄易的武的描写,我觉得是古
龙的具体化,古大虾的武功注重气势,讲究精、气、神的结合,打斗的场面往往
很短,经常决胜于瞬间,而黄易的描写,继承了古大虾的特点,既注重气势,讲
究精、气、神的结合,但同时,他的描写,又较古龙的具体,特别是细节描写上
,进攻怎么进攻,防守怎么防守,甚至在一些细节上,连姿势如何,如何变招,
其间每个动作都写的清清楚楚,读之有如身临其境,亲眼目睹,特别的,武功不
仅包括招式、内力、精神修养,还有智慧,如何琢磨敌人的心态,把握形势,利
用环境,最好的例子就是陵少和邪王的数次交手。这是说的交手打斗的描写,学
武,黄易讲究“悟”和“以战养战”,例如双龙的“井中月”心法,和他们从逃
逃打打而成为武学大师的历程,就是最好的证例。而且由于性格的不同,武功的
风格也因人而异。我觉得黄易写武很吸引人的地方,就在它不再是个定数,而是
个变数,武功可有进有退,还有发挥的问题,是否能发挥全部实力,不象金庸(
嘿,不好意思,又要和金庸比了,不过因为除了金、古、黄、温,其他作家的书
我很难看的下去,而古大虾和温瑞安的风格与传统的又不同,也只好用金庸比)
,学武都是名师指点,打斗就武功低的怎也打不过武功高的,定死了,没变化,
看杨过和李莫愁打,开始杨过打不过李莫愁,就什么情况下都不是对手,到后来
,杨过学好武功,打李莫愁,李莫愁就没了脾气,这就好象在玩武侠RPG,打不过
BOSS,去练级,再来就没问题了,你说黄易“抛弃了中国的传统武学文化”是不
得不抛弃(金庸已是中国传统武侠的颠峰),也该改点新鲜的东西出来,古大虾
就是最好的例证。

    至于你说“人物的性格根本体现不出来”,我很奇怪,人物性格不外是通过
事件、说话、动作以及旁人的比较来体现,黄易在书中这几样都不缺,又怎会体
现不出呢?就好象徐子陵和寇仲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谁都能看的出来,我还觉
得黄易笔下,写的人是很真实的,看看他们在事件中,观点和行动不仅仅受到个
人性格和感情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和利益的取舍的因素,这
是很真实的一点,因为在现实中,情况是很复杂的,不是光由个人性格、观点、
喜恶来决定行动,不能说对的就去做,有时也要考虑到实际中的种种情况,必要
时,是要违背自己的信念的,就好象国共合作一样。

    爱情是黄易笔下最为人诟病的地方,也是他小说中最大的败笔,至今为止,
除了《大唐》以外,无论他笔下多超卓的女性最后都变成了男主角的囊中之物,
虽然有很光明正大的理由,不过,我看这些理由只不过是黄易自己一相情愿的表
现,风行烈、戚长征、韩泊、项少龙无不是既有气势,又有本事,同时又能招女
人爱,性能力同时又很强的人,一方面,总能吸引到优秀的美女,几乎晚晚春宵
,大战连场,当然了,按黄易的说法,这是他们的爱情的表现,一方面,又不断
的有所突破,取得不可能的战绩或成绩,这恐怕是男人的梦想(哈哈,老实说,
我也很希望这样呢),但是很显然是绝对不可能,这种男人只有在色情小说里才
有,与色情小说不同的是,黄易没写那些“细节”罢了,所以,说黄易黄是有道
理的,至今黄易笔下(没写完的《大唐》不算)没有一个男主角是能有资格和金
庸、古龙等大师笔下的主角相比的。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他的进步,从风行烈、
戚长征、韩泊到项少龙再到现在的寇、徐两人,进步还是有的,《覆雨翻云》里
,尤其是韩泊,真是妻妾成群,而且,也没什么成绩,到《寻秦记》里的项少龙
,就有了改变,刚开始项少龙也是来者不拒,后来政治斗争日渐激烈,他为了族
人、还有妻妾,或是说为了对付卑劣的吕不为,开始投身到斗争中,反是对女子
没有那么热心了,到了《大唐》,看看吧,寇仲和陵少到现在还是一女也无,寇
仲只是中间逢场作戏,写到现在也很久没有这种情况了,他喜欢的李秀宁是历史
人物,这且不谈,宋玉致是他动了真情的,而宋玉致偏偏和他关系糟糕,同时尚
秀芳又给他很大诱惑,徐子陵得到不少级数高的美女喜欢,可是他目前只和师妃
暄有一段始于龙泉,终于龙泉的精神热恋,现在追石青璇也不过刚有眉目。双龙
的精力都投入到争天下或是说给了天下苍生,爱情已是次要的了,看看陵少的名
言“大江上吹来的的一阵长风,又象长风般过不留痕,但却在我心中留下一道伤
痕。你说是痛苦吗?的确是深刻的痛楚。但某方面却又丰富了我的生命,让我感
到生命的意义。”这是寇仲问他受挫于石青璇时他的回答,可以看到,不管这是
不是黄易本人的观念转变,至少我们今后不会只是看到只有女人为男人附属品的
黄易作品了。这一转变是可喜的,值得期待的,希望黄易保持才好。

    4、你的第4点理由我更不能认可,难登大雅之堂并不代表他是武侠文学的践
踏者,同时,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的,专家不是绝对正确的,当初古龙的作品
也有相似的评论,现在就说太早了,至于温瑞安的作品,我看过很多,我喜欢里
边的萧秋水和王小石,我同意你的说法,他的书人物丰满,情节曲折,而且他的
小说中,正反两派的论战是很有看头的,有一定的哲理,但是看他的书绝不是“
有些微瑕疵”,首先人物、和情节就很混乱,人物太多,情节过于追求奇诡,而
失之严谨,武功门派太多,也显得混乱,写武过分夸张,这句评语用在他身上才
正确,虽然他和马荣成相比,还有点不足。他写武,简直就象一部想象拙劣的卡
通片。

    你好象只有提到黄易的《覆雨翻云》难道你没看过黄易的其它作品吗?另外,
你没有具体的例证说明你关于黄易的评论,说的都是空话,没举出例子,是以我
不能同意你的观点,特写下此文,与你讨论,若有其他高手也能指教,小弟不胜
感谢。
  





--
生活离不开网络,但网络不是生活.
                                           网客

※ 修改:.clixfon 于 Jun  4 03:07:57 修改本文.[FROM: 61.157.3.231]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237.3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