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DVD/VCD>>№1 碟碟不休>>≡ 2002年碟报 ≡>>2002-07>>全美YUAN版D9《海上钢琴师》详细谍报-转自DVD不完全

主题:全美YUAN版D9《海上钢琴师》详细谍报-转自DVD不完全
发信人: aqing668(aqing)
整理人: eastnet(2002-07-13 14:25:36), 站内信件
中文片名: 海上钢琴师(声光伴我飞/星光伴我心)
英文片名: The Legend of 1900 
主 演: 添罗夫TIM ROTH 佩里特泰莱云斯PRUITT TAYLOR VINCE 
导 演: 基斯比汤纳度GIUSEPPE TORNTORE
(执导《海上钢琴师》获得199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D 商: 全美YUAN版D9 
出 版 商: 江苏文化音像出版社 
图像比例: 16:9 
字 幕: 繁体中文字幕/英文/cc字幕 
音 轨: DD 5.1/DTS 5.1/DD 2.0/音乐声轨 
片 长: 2:05:11 
数据容量: 7.07G 
花 絮: 预告片(2''41"), 演职员静态文字,Music Video:"lost boys calling"(5''12")
  电影原声大碟。
PowerDVD测试数据: 
Video Mode : weave 
TV system : 525/60 (NTSC) 
Aspect Ratio : 16:9 
Display Mode : Only Letterbox 
Bitrate : 7.50Mbps 
备 注: IMDB 7.4/10 (1325 votes),又一部倍受赞誉的音乐文艺片,曾获得199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此YUAN版D9为集成1、3区版,1区图象声音+3区中文字幕,并将1区英文菜单和3区中英文动态菜单集成为随机双菜单模式,在“PLAY”按钮处按左右键可互相切换。 1区菜单里除静态演职员资料外有一16:9的预告片及一首MTV,在原版就没什么花絮的情况下,这首MTV是最值得注意的地方了,所幸的是YUAN版将这首歌配了中文翻译,加上原有的英文歌词,感觉相当之爽。
3区菜单中也有一预告片,满屏,合成中文字幕,另外那些导演及主要演员的中文介绍也给E文不太好的碟友带来很多方便。
此D9的又一亮点是做了《海上钢琴师》的OST,奇怪的是microlight写的谍报根本没有提及此OST,可想而知,作为一个音乐片,不带上她的OST绝对是一个遗憾。在两个主菜单中均可
进入OST选单。
附OST目录:
01 1900''s Theme 
02 Legend of the Pianist 
03 Crisis 
04 Crave 
05 Goodbye to Friends 
06 Study for Three Hands 
07 Playing Love 
08 Mozart Reincarnated 
09 Child 
10 1900''s Madness #1 
11 Danny''s Blues 
12 Second Crisis 
13 Peacherine Rag 
14 Nocturne With No Moon 
15 Before the End 
16 Playing Love 
17 I Can and Then 
18 1900''s Madness #2 
19 Silent Goodbye 
20 Ships and Snow 
21 Lost Boys Calling 

内容简介:
1、出场。影片被安排在一艘巨无霸蒸汽船上,船的名字就叫弗吉尼亚。这是意味深长的。弗吉尼亚号每年往返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既载豪客,也装移民。俨然一个社会的缩影。“每艘船上都有一位率先发现自由女神的移民”,随着“亚美利加”的叫声,经过两个半月漂泊移民的希望就充盈于心——好日子就在眼前。但是作为美国人的船员并不这样想,他们年复一年地铲煤,只是为富人的生活添加色彩而已。1900年元旦,黑人DANNY在大堂拣到一孩子,并收养了他。小孩的摇篮上有“T.D LEMON”的字样,所以孩子就叫DANNY BOMAN T.D LEMON 1900。DANNY甚至认为,T.D是THANK DANNY的缩写,孩子是上天的恩赐。直到几年以后,DANNY教1900识字,才发现T.D LEMON不过是著名柠檬的商标,号称柠檬之王。记得好象是O.HENRY的一短篇小说,一垂死的老太太叫小孩写遗嘱,小孩一直看着街道对面的招牌,最后写下几个充满稚气的字:可口可乐,请喝可口可乐(ENJOY COCA COLE)。人被物化。多具有讽刺意味。 
2、雏凤试声,22:30。1908年,DANNY在工作中不慎重伤不治,无人看管的1900游荡到大堂,被钢琴深深吸引。夜晚,1900独自弹奏,曲目正是以后多次出现的曲子,不妨叫做“THE LEGEND OF 1900”吧。他的琴声吸引了满船的客人。一个站立没有钢琴高的小孩,坐在琴凳上,双手在琴键上飞舞,脸上的煤灰没能掩饰其稚气和认真。有一个旁观的女船客脸上还涂着面膜——真令人感动。船长发话:1900,你弹琴,这不符合规矩。岂料1900语惊四座:去他妈的规矩! 
3、钢琴之旅,30:00。男二号MAX出场,并且顺利上船成为号手。不料遇到风浪,7层楼高,可以装载2000人的海上巨无霸弗吉尼亚号在造物面前也不过是惊涛骇浪中的一叶。MAX吐啊吐的,还是不习惯。他遇到了1900。1900声称可以医治晕船,并把MAX带到了大堂。松开钢琴的固定之后,1900和MAX坐上钢琴去兜风,开始了奇妙的钢琴之旅。在大堂飞驰,穿过斑斓的玻璃幕墙、豪华的木墙,一直穿破船长的房门,到达船长的卧室! 
4、移民的心声,40:00。无论是为衣冠楚楚的富人,还是为“济济一堂”的移民,1900在88个琴键上的耕耘都那么绝美。1900为底仓的移民演奏的时候,理发师会不由自主跟随节奏为别人剃胡子、妇人跟随节奏喂孩子、跟随节奏吃苹果、跟随节奏纳衣服,更多的人在音乐中忘记了旅途的劳顿、生计的苦恼。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说到节奏,想起有关“巴哈” 的故事。话说巴哈把他的仆人解雇,并介绍给他的朋友。朋友问起原因,巴哈说:“这个仆人倒是勤快,只是他拍打灰尘时,没有节奏感!”有一次,1900为整仓来自同一个地方的移民演奏,移民叫他演奏民族曲目“TARANTELLA”,1900仅凭几个音符,就从移民的欢快语调中弹奏出“TARANTELLA”,整仓的移民沸腾了,他们热烈的鼓掌,乡愁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惜快乐是短暂的,快乐的背后是无穷无尽的痛苦和寂寞。随着“亚美利加”的叫声,整仓的移民消散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孤独的1900一个人。 
5、辉煌印记,45:00。远镜头拍摄1900,镜头拉近,拍摄他床头的照片,有1900和海菲茨的合影,居然还有爱因斯坦拉小提琴为1900伴奏的照片!! 
6、神技近妖,50:00。1900在弗吉尼亚号生活多年,阅人无数。他为MAX展示技巧的时候,辨认出谋杀亲夫的富婆、无法忘记过去的忧郁男子、看破红尘的妓女和寻找机会的年轻人,并且一一为他们演奏出应景的音乐。 
7、大比拼,58:00,这是本片最精彩之处。JAZZ乐的创始人 JELLY ROLL MORTON听说弗吉尼亚号有1900这么个演奏能融合十种风格的奇人,很不忿,上门挑战。曲目一,JELLY的拿手JAZZ乐,并且用半支香烟记时。这是纯粹炫技的,一个字曰快。小提琴大师海菲茨也是个炫技派,他也以快著称。在海菲茨时代,经常可以看到“XX大师演奏XX曲目用XX分钟,而海菲茨只用XX分钟,比XX大师快X分钟”诸如此类的报道。1900并无比拼的心情,以一曲简单的“平安夜”对应,观众和船员都十分不解。用MAX的话说:这是场1900用单手也能获胜的比拼。1:0,JELLY先拔头帱。JELLY见状,以一复杂的曲目再次出手,一个字谓之繁。1900轻松应战,他重复了JELLY的曲目。看似JELLY技高,其实1900过耳不忘,才真正是强中手。1:1!虽然观众不解嘘声不断,JELLY却开始严阵以待了。他弹奏一曲又快又繁的曲目,妄图打垮1900,并且言辞伤人。奏罢,JELLY不禁泪盈眶——为自己的高超技艺自豪,也为自己身为黑人而自豪——因为他进入大堂时,有人说:原来他是黑人!其时黑人还是受到很大的歧视,就算尊为JAZZ之父的JELLY,也未能例外。虽然富人阶层还是很喜欢JAZZ的,但是歧视黑人的态度不减。红透米国的“猫王E.P”——当时发掘他的音乐商人的评价是:“我们终于找到能象黑人一样唱歌的白人了!”1900不为所动,问MAX要了一支香烟,祭起“弹奏无影手”,先是“野蜂飞舞”LIKE,然后“狂风骤雨”LIKE,最后是“十面琴音”...啊不对,应该是“天地琴音”才对,一时间,天地间充塞的都是1900的琴声,不绝于耳。奏毕,四下寂静,1900拿起香烟,在琴线上放置,居然点着了香烟!观众醒悟,掌声雷动。琴线高速跳动摩擦,温度居然在120摄氏度以上!其实这回1900取巧了,钢琴经过5首高难度曲目不间断的弹奏,温度已经很高,最后的曲目只是增加了部分温度而已。就好象《神雕侠侣》里的觉远,虽然有九阳神功,也要千斤重担的力量,才能抹平“昆仑三圣”何足道的以剑划石的棋盘。1900从此成为传奇。据说,1900“弹奏无影手”已经在乐器谱上排名第一...... 
8、邂逅,75:00。每个人都有刻骨铭心的一段感情,1900也不例外。1900破天荒允许现场录音,录音过程中,他看见了“海的女儿”,深情地再次弹奏那曲“THE LEGEND OF 1900”,得到乐商的赞叹。在回放过程中,1900被刻录模版发出的自己的音乐吓一跳,1900坚持自己和音乐不可分离,把模版抢走。非常有道理,录制技术的诞生使得音乐家和他们的音乐分离。音乐出版业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大师们的佳作,不必限制在现场,后人对巴哈、格拉萨弟的演奏不能耳闻目睹是有遗憾,但绝不错过海菲茨、帕尔曼的演奏,也不会再有这样的遗憾了。但是,音乐和大师分离,并且独立存在,“道”也沦而为“术”了。唱片业的发展,福耶?祸耶?而1900心中的女神最终离船而去,临走的一刹那,1900矛盾不已:是追随她而去还是固守从不上岸的原则?心中一片怅然......
9、终章,105:00。MAX终于在废弃的弗吉尼亚号上用唱片找到了宁死不下船的1900。他和1900作了一番长谈。MAX终于没能说服1900下船——他尊重1900的选择。1900和弗吉尼亚号在6吨半炸药的爆炸中,演绎了他的终章。其时,1900已经到了“心中无琴”的境界。天堂是有钢琴吗?1900问道。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以上部分内容出自:《声光伴我飞/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外一篇 作者:西江 
   《海上钢琴师》碟报 发信人:microlight
特此注明出处。



----
I love the beauty,生命在于运动!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