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uziniu()
整理人: byia(1999-11-02 11:55:45), 站内信件
|
中国是一个没有绝对标准的社会,基本上是呈现一种以五伦为主的制约文
化。对中国人来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有意义,如果将这些社会
关系都抽离,人就被蒸发掉了。所谓「仁者,人也」,「仁」是「人」字
旁一个「二」,亦即只有在二人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而
这「二人对应关系」即包含传统中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
友)。其实伦理规范原是好的,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维系整个
社会的秩序。但若我们太过重视伦理辈份的关系,以至於它成为我们行事
为人的唯一准则时,我们就不得不去正视其所可能带来「自我」的迷失。
金庸小说中所提及灭绝师太和周芷若的关系,便是一种在此五伦制约文化
下之典型。
在万安寺第七层的囚室中,灭绝师太觉得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便在短短的
时间中,连续要周芷若答应三件大难事:先是立下毒誓,不许对张无忌倾
心;接著要她接下峨嵋派掌门职位;最後甚至要她以美色相诱张无忌而取
得屠龙刀和倚天剑。这短短的几分钟的话语造成了日後周芷若的性格变化
及注定了她与张无忌之间的爱情悲剧,小时候的周芷若本是个温柔细心的
女孩,连张三丰都称赞她「良心甚好」,从许多描述中,我们也不难发现
,她虽然是一个心机深沉的女人却实无害人之心,只是後来她为了遵守恩
师的遗命,却不择手段、多行狡诈,可见在中国伦理制约对人的一生影响
力之大。
而在她们这段对话中,也突显出中国传统以伦常辈份为牵制的社会文化,
使得上对下的操控成为合理的事实,辈分在上者可以理直气壮地用伤心、
痛心的情绪或无限的权力,来逼使辈分较低者顺其意而行。其中问题就出
在,当一个社会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时,我们所遵循的就只是「别人」的标
准,且不易去质疑在伦理关系中所得到的教导,没有一个真正否定的批判
思维;但人并非都是完美的,我们可能因此将一个错误的教导奉为圭臬而
不自知,在中国就有许多愚忠愚孝的惨烈故事,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在伦
理规范下,我们习惯於遵从长辈的教训,而不曾深思过其中的对错;在另
一方面,对个人而言,在无形中「自我」便被抹煞掉了,而失去了自己判
断是非对错的能力,甚至使个人的思考能力渐渐消退而不自知。整个社会
也会因而固守传统,不容易产生改革,对社会的现代化更是一种无形的伤
害。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伦常辈份至上观」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
,也是一个包袱;在这个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仅阻滞了中国文化的再更
新,也使得五千年来的中国人都必须受此束缚,受此压力。
-- 风云会中州,
江湖无故人;
且饮一杯酒,
天涯洒泪行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6.1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