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lueser()
整理人: danielf(1999-11-02 12:05:02), 站内信件
|
(六)、黄梁一梦
一般认为,梁羽生在1954年发表的《龙虎斗京华》是港台新武侠小说的 开山之作。但叶洪生也曾指出,台湾的郎红浣早在1952年就开始在报上 连载武侠小说,只是未如梁羽生那样形成一股武侠大潮而已。
梁羽生国学根底深厚,他的武侠小说带有许多自己作的诗词,每每传诵一时 。印象最深的是《七剑下天山》开卷那首《调寄八声甘州》,“酒冷诗残梦 断,南国正清秋,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一卷凄绝美绝的画面在读者 面前徐徐展开,谁都可以想象到,侠士坚强的外表下,是一颗多么孤独脆弱 的心。虽然有人说这一句不太合《八声甘州》的词格,可是这样美丽的句子 ,即使犯了错误,那也是美丽的错误,有什么不可原谅的呢?
当然也有些议论,说梁羽生小说里唐诗宋词太多太滥,每个人物张口都能来 两句,显得太假。在下以为,多是多了点,却还不至于令人生厌。梁羽生创 造的是一个诗化的艺术王国,里面的人物当然都难免带上一些相应的艺术特 征。
事实上,梁羽生笔下的主人公尽多儒侠,一个赛一个风流蕴蓄、文采飞扬。 每一代武林中最高的高手,不论正邪,无不是满腹诗书的饱学之士。这一点 便与金庸明显不同。金庸只在处女作《书剑恩仇录》里着意塑造过陈家洛这 么一个典型的儒侠形象,此后再无重复。要说段誉么,虽然会比划几下六脉 神剑,但是半痴不狂的,怎么也谈不上“侠”字。要说胡斐么,虽然曾与苗 若兰唱和《诗经》,但那一部络腮胡子,实在不象个“儒”。当然,胡斐年 轻时并不留胡子,但他那时还没有空读书,更不算“儒”了。黄药师和无崖 子的学识武功俱臻上乘,可惜前者在“射雕”里邪气太重,后者只在“天龙 ”里露了一面,何况两人都是上一两辈的人物了,对主角只起陪衬作用。只 有袁冠南还有点象,惟《鸳鸯刀》是个短篇,袁寇南到了结尾仍在武林中无 足轻重,“侠”的份量实在不足。
* * * *
古龙小说完全没有历史,金庸还有两部小说不知朝代,梁羽生小说则每一部 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一个明清系列洋洋洒洒写了近二十部,从元明之交写 到清朝中叶,想象起来就不能不叹为观止,这写的不是“通史”吗?
不过西方的通俗小说,象西德尼·谢尔顿的《镜中的陌生人》,能在同一部 小说里一口气写上四代人,时间跨度之大,结构之宏伟雄奇,中国的武侠小 说至今未见--中国的武侠作家不习惯集成,而习惯铺张,同一代人的事就 可以分开写上好几部,甚至十几二十部。
能放能收方为大家风度,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庶几近之,且自有特色:四 十章的篇幅,第一章从郭襄起笔,兜来转去写到了张君宝,读者都以为张君 宝是主角了,不料作者枪花一晃,时间一下过了几十年,张三丰(即张君宝 )已经九十岁了,他的三弟子俞岱岩大踏步出场,一番诡谲的风波又引出五 弟子张翠山和天鹰教“妖女”殷素素两人,恩怨纠葛越缠越深,甚至漂流到 了北海冰火岛,结婚生子,十年后又回返中原,参加恩师的百岁寿诞。结果 风云突变,夫妇双双被逼自杀,读者的目光才开始集中到他们的爱子:张无 忌的身上,这时十章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的三十章才是张无忌历尽磨难成长 的故事。
* * * *
武侠小说一般谈不上男女平等,因为中国古代的社会现实,男女确实不平等 。只有梁羽生,在他的小说里始终如一地维持一种理想化了的平等关系。在 其他人的武侠小说里,真正武功高强的女人要么是邪魔外道,要么终生为情 所困,不能作出一番事业,很少有正面大书女英雄的。梁羽生则不然,写了 一大堆的女侠,散花女侠、冰川天女、白发魔女、江湖三女侠等,都是可以 和同时代的男侠们平起平坐甚至比之高出一头的大英雄。
就说《冰川天女传》的结尾,中、西武林高手比赛攀登珠穆朗玛峰,那个老 外一早掉下去了,代表中方的天山派掌门唐晓澜也难以再往上攀,忽然听到 上头几十尺有人在叫他,原来是他夫人冯瑛;好不容易爬上去夫妻汇合了, 再上头又有人叫,原来是当时中原第一大侠,武功天下第一的--吕四娘! 吕四娘帮助他们上去后,又指给他们看更上头的一行刻字,原来天山派祖师 凌未风(《七剑下天山》主角)到过那一高度。可吕四娘拉着他两人的手轻 而易举的就越过了那些刻字好几尺,并说了些“超越不是不可能的”之类的 话。其他武侠作家在玩这种武功境界层层拔高的情节游戏时,怎么会让一个 女人取得最后胜利呢?
这里说到了天山派。天山派的传承是梁羽生“明清系列”的一条主线,正式 的开山祖师是晦明禅师,其下才传到凌未风,但从晦明的师父霍天都开始就 已住在天山了。整个系列的源头是元末明初的陈玄机,陈玄机传谢天华,谢 天华传张丹枫,张丹枫传霍天都。这一脉传下来每一代的杰出弟子都是武林 领袖,直到唐晓澜的儿子唐经天,虽然不如同时代的金世遗那么光华耀眼, 仍不失为一代雄才;到唐经天的儿子唐嘉源才真正衰弱,远远地落在了金世 遗那一脉传下的金逐流、江海天后面。也许这就是家族统治的弊病吧。还好 唐嘉源老来思过,又把掌门传给了本门叛徒杨炎,让外姓来振兴天山派。
* * * *
古龙小说里的主人公个个聪明绝顶,能解疑能推理,机变百出智计万端,让 人心悦诚服地承认那是真的聪明,但也隐约有千人一面的感觉。金庸则毕竟 是大师,并不太注重那种表象上的聪明,他笔下的主角千变万化,有聪明机 伶的韦小宝,也有忠厚木讷的郭靖。黄蓉在铁枪庙里抽丝剥茧地分析出杀害 江南五怪的凶手是西毒一帮人,这是金庸小说里仅见的一段西式推理。梁羽 生则完全不理这一套,看他的小说几乎感觉不到“聪明”二字。不过也要看 怎么说了,能吟诗作赋当然也是一种聪明,但总是缺了点什么。人物的聪明 ,不是作者那几个形容词就能让读者相信的,要能在具体环境下随机应变, 而且变得出乎读者意料之外,又在情节情理之中,这样的形象才能让人觉得 聪明。
这里还有个与谁斗、如何斗的问题。武侠小说总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争斗 。古龙小说从中期的《绝代双骄》和《武林外史》开始,已是斗智为主,斗 力为辅了;梁羽生从始至终基本上只斗力,不斗智;金庸则介于两者之间。 《武林外史》尤其经典,快活林和古楼兰两段,同时参与角逐争斗的共有五 人之多,每一个都是武林中的一代奇才,追踪与反追踪,设陷与反设陷,离 间与反离间,种种奇谋诡计层出不穷,合纵连横,大起大落,真个是痛快淋 漓。
人心可说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测的事物,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分外曲折 。那么人与天斗呢?这已经不需要那么精密的算计了(以古代的科学知识, 也真没什么东西好算),需要的是体能、勇气、经验和冒险精神,当然,还 要点危急时求生的本能急智。梁羽生写这东西可算是个中高手。《云海玉弓 缘》里金世遗挖火山口那一段写得惊心动魄,真能看出一身汗来。上面提到 的攀登珠峰一段,也是人类征服自己征服自然的典型。
(1995.7.20) -- ----------- ---------- 不要打呀,苍蝇在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 ----------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ppp118.guangzh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