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谈古论金>>古龙十章>>古龙十章--之九

主题:古龙十章--之九
发信人: byia()
整理人: byia(1999-05-15 22:14:13), 站内信件
第九章  作品

                        数字多益害、稿费行行计较

    看港剧「挑战」的最後一集,两位父亲之一为了表示此另一位更关心儿子,
所以另一位父亲买东西买二斤,他就买四斤,另一位买六斤,他就买十二斤。这
使我想起古龙
。假如换他来写这一段,他一定写满百斤以上。因为他认为,数字大一点,戏剧
效果就更引人。

    多年以前,古龙看了倪匡的武侠小说之後,当面对倪匡说,他小说里的人,
花钱的数字大小,就连被劫的镖银,数目也大小,效果不够强烈。

    古笼认为,在小说中的钱,数目愈大,效果也愈大。比如劫镖,一下子就被
劫走几百万两,不是显出事态更严重吗?更何况,这笔钱又不要写作的人出。

    古龙对数字,一向很花心思去想。别人都写酒楼里很多人,古龙却会写酒楼
有二十七个人,确实的数字,就好像真的去算过似的。

    对人名也是这样。「武林外史」里朱七七,念起来就是顺口,既不能是株三
三,也不能是朱六六。据说朱七七还有个妹妹,读者一定会联想这个妹妹一定要
朱八八,喜感
效果就因此而来。

    「萧十一郎」的主角萧十一郎,古龙就想过各种数字,念来念去,就是萧十
一郎念起来最好听。

    除了数字,古龙最苦心经营的,是情节的奇峰突出。尤其是故事一开始,他
常常挖空心思制造奇招,让读者一下子被吸引住。

    他後期的小说,比较喜欢咬文嚼字,尤其是交替互用一长一短的句子。他认
为,长句念起来像悬悬大河,一路奔流,忽然来个短句打住,好像一杷刀一样,
把水给斩断了
,读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於起书名,他一向根考究,早期偏重雅意,後期则很喜欢雅意之外还能收
到视觉的美感效果,如「一剑刺向太阳」、「风铃中的刀声」、「蓝色水中的刀
」等等。

    至於他作品中,大量的用「xxx」来分段,是早期养成的习惯,因为二十多年
前卖稿,是论本来计酬的,一本八百元。多用这符号就可以少写根多字,减少写
稿时间,早一
点领到稿费去与朋友饮酒取乐。

    到了近年,他还坚持照用,则另有一套看法。他认为这样一段一段的,有如
电影的分镜,明朗清晰,读起来没有大段落的压力感。

    古龙的稿费,是算稿纸,也就是说,一行二十五个字,不管写得满不满,都
以二十五字计酬。

    他在「凤舞九天」写过这样的句子:

    「星。

      星星。

      满天的星星。」

    这样就赚了七十五个字的稿费了。

--
我不苦!你有苦说不出,那才是真苦。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0.7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