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武侠小说>>沧海轩-广武历史>>谈古论金>>点评金庸>>点评金庸[转](15)

主题:点评金庸[转](15)
发信人: Kevin_Chen.pbbs@bbs.()
整理人: danielf(1998-06-19 03:49:08), 站内信件



[15]{ 明清两朝,官府的幕僚十之八九是绍兴人,所以“师爷”二字之上,往往冠 
以“绍兴”,称为“绍兴师爷”。这些师爷先跟同乡先辈学到一套秘诀,此后办理 
刑名钱谷,处事便十分老到。官府中所有公文,均由师爷手拟,在家既是同乡,下 
级官员的公文呈到上级衙门去,也就不易遇到挑剔批驳。因此大小新官上任,最要 
紧的便是重金礼聘一位绍兴师爷。明清两朝,绍兴人做大官的并不多,却操纵了中 
国庶政达数百年之久,也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项奇迹。(《鹿鼎记》) 
明清两朝政治史上,有宦官擅权的怪现象,这在各类史书上都是有记载的,最 
为出名的有如魏忠贤之流,他们之所以能擅权,不过靠的是有机会亲近皇帝,瞒上 
欺下,取得皇帝的信任。 
地方官员没有太监,但他有师爷,同时代的中国庶政,是不是操纵在绍兴师爷 
手上,大约金庸说得不错,当时的一些主要官场必读书目,如《佐治药言》、《学 
治臆说》、《官经》、《入幕须知》、《仕途轧范》等的作者,大都与江浙官场有 
或多或少的联系。 

-- 

Kevin

 kankan
--
 * Origin: NJU PowerBBS <bbs.nju.edu.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