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薛西弗斯的石頭★>>薛西弗斯的石頭

主题:薛西弗斯的石頭
发信人: nanhai13(南海十三郎)
整理人: sam726hk(2002-07-06 23:46:11), 站内信件
薛西弗斯的石頭


董建華要撲滅的第一把火,就是失業。失業之火,可以燎原,成為董建華連任的成敗指標,儘管他不是民選,也毋須下台。

回歸是經濟盛衰的界線,也是失業高低的分野。十年前,香港是「超就業」,失業率只有2.4%,現在卻是「高失業」,失業率攀升至7.4%。連同半失業的僱員,數字更超過10%。一個社會,十個人就有一個面臨失業或半失業之苦,痛苦也就無處不在,成為特區回歸的最痛。

局長為卸責開後門

如果香港人有選票,董建華怎可以連任﹖沒有選票,不能選擇自己的政府,就沒有飯票,只能看董建華再次上台,看問責官員意氣風發,但卻看不到他們實質的承諾,怎樣解決市民失業之苦。

董建華的局長們,在失業的問題上,只懂得向市民潑冷水,為自己的卸責開後門。唐英年說,「在他有生之年,失業率也不會回到97年的2.2%」。葉澍說,「要為紓緩失業率的進展設下目標,是不切實際的」。梁錦松說,「正如其他歐美等地區的成熟經濟體系,香港失業率難以回落至5%以下」。

過去曾有全民就業目標

誰也沒有水晶球,也沒有魔術棒,當然不可以指揮和預示將來的失業率。但作為一個問責政府,即使不是民選,也應當為自己設下一個就業的目標,成為整個政府奮鬥的方向。過去,特區政府是有這個目標的,曾蔭權在2000年6月曾說過﹕「我希望失業數字,到明年陸續有改善,慢慢地向我們全民就業的方向走去。」曾蔭權在四個月後,更為特區的全民就業進一步解釋﹕「對香港這個服務行業頗成熟的經濟體系來說,我們的全民就業率是界乎2.5%至3%之間。」顯然地,特區政府曾經有過一個目標,就是全民就業,讓失業率維持在3%的狀態。現時特區的經濟惡劣,失業高企,但政府不能因此而打退堂鼓,忘記了過去的承諾和追求,不再以全民就業作為政府奮鬥的目標。

何必為自己添麻煩

市民需要吃飯,害怕失業,但失業已經成為社會的恐懼,成為每個家庭的噩夢。一個運輸業的文員,害怕公司明天搬上大陸。一個飲食業的待應,害怕酒樓明天關上大閘。一個大學畢業的專業人員,害怕開源節流的大信封。一個曾經擁有鐵飯碗的公務員,害怕外判而強迫退休。一個待業的青年,連害怕也沒有機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工作。害怕的人不敢消費,香港變成一個掏空了的城市,霓紅燈的燦爛,掩蓋不了市道的蒼涼。

但新貴比市道更蒼涼。局長有如薛西弗斯的故事,既然石頭始終會滾回山下,何必費力把石頭推上山頂,何必要設計一個全民就業的目標,為自己添麻煩﹖不如老早擺出一副束手無策的姿態,彷彿一切都順其自然,一切都無可奈何。失業不過是數字,經濟不過是包裝,將來只要解釋得好,就有卸責的理由。既然不是民選,何須為下台而苦惱﹖



----
心聲淚影女兒香,
燕歸何處覓殘塘。
紅宵夜盜寒江雪,
癡人正是十三郎。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