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yangbbb()
整理人: goldking(2000-06-22 13:19:50), 站内信件
|
孙七郎秀次在举行过成人仪式之后,就在河内领得了二万石的封地。后来,他在 舅舅秀吉的带领下,从十四五岁起就从军出征,不消说,他从一开始就担任了独 当一面的大将。十六岁那年参加了征讨伊势地方的泷川一益的战争。
"好好努力,干得好,将来有你的好处啊!"舅舅秀吉每每这样说。
所谓"好处",大概是指当秀吉的接班人吧。这敢情是恰当不过的。因为这位 孙七郎,乃是世界上最最纯真地继承了秀吉血统的人。虽说孙七郎的二弟小吉(秀 胜)也一样,但是这位二弟智力稍差,而且生下来就是个独眼龙。三弟还是个孩童 (此人日后名叫秀俊),而且早己被秀吉的异父同母的弟弟秀长领去作了养子,所 以已经不能算在内了。总之,和秀吉有血缘关系的年轻人,只有他姐姐阿友所生 的这三个。
"这位少爷将来要当统帅。"这一点秀吉军中的各位将领也都看到了。自然, 一些谙于世故的将领们就把孙七郎作为秀吉的代表来对待。
只有福岛正则,把这事当作笑柄,公然对孙七即抱着轻蔑的态度。福岛正则是 秀吉为数不多的亲戚之一。他原名市松正则,是尾张国清洲地方一个箍桶匠的儿 子。因与秀吉的亡父有着血缘关系,从小就养在羽柴家里,充当小勤务兵,在贱 之岳战役中立过功,现在当了头领,统率着三队人马。正则原本就是个锋芒外露 的人,被人认为有些狂妄之处,加上那种自认是秀吉的至亲的观念过于强烈,致 使他只会用一种嫉妒的目光看待孙七郎,并旁若无人地对秀次评论道:"这小于充 其量只有翻土块的本领"。意思是说,这是块当农民的料子。
当有人称孙七朗为"公子"时,正则咧着嘴哈哈大笑。他到处散布说;"那小于 也算公子?不错,穿戴的倒是公子的衣衫,可那是绣花枕头,徒有其表。这种人就 是当个骑马运输队的赶脚的,恐怕也难以胜任。"背后讲的这些坏话,虽然没有传 进孙七郎的耳朵,但他感到私下里似乎有这样的议论。他自然而然地摆起架子来 ,到头来甚至对辅佐他的老将们也礼仪不恭,态度傲慢起来。这时他才十六岁。
然而,在作战方面,因有辅佐他的各位将领一手包揽了军务,虽无大功,倒也 没有大错。这个年轻人有过一次左右战局,确切地说是左右历史的重大行动,那 是在这之后的第二年,他十七岁的时候。
那一仗后来被入称为小收·长久手之战。时间是在秀吉控制了日本中部的二十 四国之后。秀吉为了以此势力征服盘踞在东海方面的德川家康,亲自率领大军开 进了尾张。家康也不示弱,他出动了故国三河的全部兵力,在尾张摆开阵势,和 差不多三倍于自己的秀吉的军队相对峙。参战的双方互相窥伺着对方的虚实,虎 视耽单而又都按兵不动。双方都构筑了坚固的野战阵地,战线处于胶着状态。在 这种场合,谁如果轻举妄动,谁恐怕就会吃亏。双方都采取了同样的态势:如果 故人胆敢动手,就立即予以打击。
秀吉慎之又慎。然而这时却有两个意想不到的入物出来向他献计。他们是池田 胜入和他的儿子池田辉政。池田胜入是早先秀吉在织田信长手下时的老同事。对 于在短期内取得了天下的秀吉来说,这是一位不愿得罪的人物。池田胜入邀功心 切。他献计说,家康的老巢三河空虚,可以马上组织一支游击部队,秘密行军, 偷偷地绕过家康的防线,然后长驱直入奔袭三河。这样,家康定会惊慌失措,抛 弃前线,调兵回救老巢。请允许我担任这支游击部队的先锋。秀吉没有同意。因 为如果此事被家康发觉,必定会招致失败,给全军带来影响。第二天,胜入又向 秀吉提出恳求。秀吉为了不使胜入离心离德,终于答应了他。只是向他详细交代 了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支游击部队很快组成。先锋是池田胜入,中军由森长可和崛秀政担任。所选 的将领都是从织田时代起就以猛将著称的人物。担任殿后的是三好孙七郎秀次, 他同时兼任整个游击部队的大将。他们这支总共二万人的部队,于天正十二年(1 584)四月六日深夜,从尾张乐田的阵地出发了。行军第一天,部队偷偷地越过物 狂坡,通过了家康阵地的前方,行动顺利,没有被对方发觉。直到第二天,四月 七日,在太阳开始西斜之后,家康才得到了情报。那是早先家康安插在秀吉军中 的一个伊贺地方人名叫服部平六的密探,溜回家康阵地紧急报告的。
得到秀吉的一队人马已经出动的消息时,家康欣喜若狂。太阳落山之后,家康 开始了行动。他的办法是:用一支部队,以同样的秘密行军,尾随敌人的游击部 队。家康成功地从今牧的大本营悄悄地抽调了九千人马,以全速的夜行军追了上 去。夜深的时候,发现了敌人的后卫部队。
"对方担任殿后的将领是谁?"
"三好孙七郎。"一个下人回答说。
这是家康第一次直接和秀次这个人打交道。
"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家康又问一个熟知敌情的人。
那个人回答说,他是秀吉的一个养子,今年十七岁。并且说,这位少将军所 用的武具,珍奇得叫人有点不可思议。孙七郎秀次是个搜集迷,喜欢收集是他毕 生的嗜好之一。近来他正在热心搜集有名武将的武具。举个例子来说,他所用的 作为大将微记的马标,是一面金色的大旗。这物件,原为在越前北庄战死的织田 信长手下首屈一指的勇将柴田胜所有。他戴的头盔是一顶仿照中国的头盔制作的 唐冠,此物本是美浓地方出身的武将、现在秀吉手下任备中守的日根野弘就的武 具,孙七郎死气白赖地一再向物主索取,才勉强弄到手的。那件用鸟毛制作的披 肩,则是木村常陆介的物品。木村是一位近江地方出身的豪杰,现在秀吉军中任 职。这披肩本是木村的常用之物,架不住孙七郎苦苦请求,才不得不忍痛割爱。 达真可以说是集当代英雄豪杰的战场装束于一身。
"这人真有点怪!",家康歪了一下头,以略带迷惑的神情说道。
家康不由得暗暗发笑。对家康来说,最想知道的是有关故将强弱的情况。先锋 池田胜入,是一员天下闻名的虎将。中军掘秀政,身经百战,武艺高强。森长可 原是美浓国斋藤家的旧臣,号武藏守,后来跟随织田信长南征北战、纵横驰骋, 得了个"鬼武藏"的浑号。另外,由于他的胞弟兰丸和力丸在京都本能寺为卫护织 田信长奋勇抵抗、以身殉主,为此,他们这一家在世上很有名望。要使奇袭获得 成功,必须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而上面三人作为打击对象都过于强大。家康听 说孙七郎的装束颇为珍奇,便说道:"此人定是个弱将。"
据家康看来,这位秀吉的亲属。似乎是想用这些表面的装束来掩饰自己的胆 怯和无能。形成这样的看法之后,家康便把攻击的重点放在孙七郎率领的后卫部 队上,方法是先围起来然后再打。
孙七郎的后卫部队就在白山林夜营。这是一处山坡地,东边高西边低,只有 山谷的底部有一条南北向的通路,道路的两边长满了郁郁苍苍的树林。从这地形 来看,恐怕只能够说,孙七郎完全是为了让敌人袭击才在这儿宿营的。而且连发 动攻击的家康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敌方好象连步哨都没有派,高处也没有设置 了望哨。这就成了一场轻而易举的战斗。家康下达了全歼敌人的命令。趁着沉沉 夜色,他让九干人马全都潜伏进山林深处,把故人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等待攻 击的时机。
东方发白,孙七郎的部队起身了。但是仍然没有发现被围。他们吵吵嚷嚷地说 着话,一边在用早饭。就在这时候,家康的部队发起了全力以赴的猛攻。
这已经不是打仗而是一场屠杀了。大部分士兵扔下手中的饭碗,连马都来不及 牵,便只身仓皇逃命。
孙七郎见此情景,早忘了自己是员大将,只觉得自己完全变成了猎场上一只被 人围猎的走兽。他正想奔到马旁去牵马逃跑,忽见从树林子里冲出几个德川家康 的士兵,便赶紧掉转了方向。他漫无目标地在那一带徒步乱跑。这期间他只下过 一道命令。他连声呼喊:"把久兵卫给我叫来,把久兵卫叫来。"久兵卫是他这支 后卫部队的先锋队队长田中吉政。吉政是近江人,行伍出身,在好几位将军手下 任过职,后为秀吉所赏识,现任孙七朗部队的队将,颇有一点名气。在这场混乱 之中,唯有他所率领的一队人马没有溃逃,正在原地与故人展开殊死的搏斗,以 挡住故人的进攻。"到底什么事啊?"吉政感到迷惑不解,一边从防线上撤了下来, 回到孙七郎身边。这时,孙七郎对他喊道:"快去向胜入和武藏告急,叫他们来救 援!"
听了这话,吉政可傻了眼了。大将身边明明有担任传令任务的令兵,怎么能把 正在第一线抵抗敌军的先锋队队长叫回来,让他去传令呢?而且,这道命令也下得 不对。目前这场混乱,完全应该由后卫部队来制止,派人去叫远在数里之外的先 锋部队,即便他们赶来救援,也必将自投罗网,再次成为敌人的饵食,在这狭长 的山谷里被敌人各个击破。由于上述二方面的原因吉政拒绝执行孙七郎的命令。 然而孙七郎却象发了疯似的狂叫道:"你连我主将的命令也不断吗?我斩了你!"为 此,吉政不得不单人匹马前去传令。吉政快马加鞭,猛进了一个小时光景,终于 赶上了掘秀政,向他报告了殿军总崩溃的情况。谁知掘秀政当着众人之面,对他 破口大骂"久兵卫,你不是传令兵,而是三好将军手下身负重任的将领啊!我看你 准是贪生怕死才逃跑来的吧!"
吉政被骂得面红耳赤,悻悻地从噘秀政面前离去。他一边离开战场,一边心里 盘算道;"这位三好将军将来不会有多大出息。"
吉政看透了孙七邮,打完仗便离开了他,当了浪人。
这里附带交代一下。这位吉政后来经同乡石田三成介绍,成了秀吉的直属部下。 秀吉对他的才干颇为赏识,赐给他十万石封地。在日后的关原之战中,吉政站在 家康一边。战争结束后,家康在筑后的柳川地方给了他三十多万石的封地。
吉政去传令之后,孙七郎的部队已经溃不成军,所有的人都在徒步奔跑着逃 命。孙七郎也不例外。他一边逃跑一边在动着脑筋。唐冠的头盔,金色大旗的马 标,鸟毛做的披肩,这些英雄豪杰的标志,全被他扔掉了。他只身奔跑着。这么 一来,敌人会把他看成一名普通的士兵。这当儿,可儿才藏一边把插在胄甲的印 有剪竹图案的小旗稍稍向旁边倒了一下,一边扬起鞭子催打着他的千里驹,从孙 七郎面前悠然逃去。可儿是美浓人,善使一杆长枪,枪术高题,没有人抵得过他 。秀吉为了培训孙七郎,特意在他身边配置了
不少象可儿这样能征善战的武将。可儿毕竟是个久战沙场的人物,就连逃跑也显 得十分熟练。"才藏,才藏!"孙七郎一边紧追不放,一边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 从孙七郎来说,现在用不着可儿,要的只是他骑的那匹千里驹。
"把马借我用一下!"
听孙七郎这么说,可儿回过头来瞪了孙七郎一眼,随即回答道:"下雨天要借 伞吗?"说完便扬长而去。这是一句抱怨的话,意思是说:天下雨要用伞,退却时 得用马,怎么好随便借人呢?可儿才藏早先是美浓的斋藤手下的人,后来到尾张投 奔了织田信长,是位久经战场的武将。他目睹此种愚不可及的溃败情景,想必是 看透了自己的主人将来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吧。事实上,此人后来辞官还乡,成了 福岛正则的部下。
就在这当儿,孙七郎手下的队将之一木下利直跳下马来,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了 孙七郎。他自己则徒步站定,并把作为徽记须插在胄甲上的那面小旗拔下来插在 地上,迎战蜂涌而上的敌人,终于战死。他那担任周防守的弟弟木下利匡,为了 支援他,也同样的徒步战死。孙七郎骑上马后,连头也不回地落荒而逃。因此, 连木下兄弟牺牲的事他都不知道。
后卫部队的溃败立即涉及到了前队。这支游击部队的先锋队队长池田胜入和他 的儿子池田之助同时战死。人称名将的森长可也陷入敌人的重围,被敌人用火枪打 中,落马
身亡。总之,这支游击部队可以说是全军覆、灭了。
长久手之战失败以后,秀吉用外交手段孤立家康,继而又和家康和谈,终于使 他臣服,当了丰臣家的诸侯。但是对家康来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是他个人历史 上最光彩的一页,成为他威望的象征。也正因为如此,秀吉始终对他彬彬有礼, 秀吉死后他成了众望所归的人。如果孙七郎不打败仗,而是秀吉取胜,家康战败 并且阵亡的话,那么秀吉的祸根早在这时就消除了。这一点,秀吉比任何人都知 道得更清楚。
然而孙七郎却并不明白这些道理。他逃回之后就差人去见秀吉,说是:"请另 外派一个将领。"
孙七郎认为,木下兄弟死了,需要有人取代他们的职务,希望秀吉从身边的武将 中调人给他。他甚至指名道姓地要人。他要那位武勇双全、名传遐迩的池田监物 。那口气就象是换一件什么物品似的。
"你是人吗?"
秀吉首先对孙七郎派来转告口信的使者一柳市助(后任伊豆守)大发雷霆。他甚至 说;“我先斩了你,再叫孙七郎切腹自杀。”眼看着木下兄弟战死而不救,自己 一个人光着脚从战场逃回来,甚至连名将森可长和池田胜入父子都因此而战死。 犯下这样的弥天大罪,居然还恬不如耻,刚逃回阵地就说要换人,这倒底长的是 颗什么心啊!
"那小于果然是个傻瓜吗?"
孙七郎是傻瓜这件事,比起这次战败,更使秀吉心情暗谈。秀吉很早以来就一 直在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准备托付自己事业的亲属,都是这样一些低能儿呢?他 的有限的几个亲属,除了弟弟秀长之外,不是智力低下,就是生性顽劣。再看看 妻子方面的亲戚,在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中,也没有什么象样的人材。原来以为 孙七郎总还可以,曾对他抱着某种期望。现在看来,对他的才干是不好抱什么指 望了。而从他那种残忍的性格,草率的行动来看,纵使让他接了自己的班,恐怕 世人也不会跟着他定。秀吉完全懂得,如果没有人跟着,权力的宝座就连一天也 难于保住。然而对于秀吉来说,他没有其他选择。只有想方设法,把这个年轻人 培养成一个具有一般人的情操和心境的人,把他塑造成一个勉勉强强受人敬慕的 接班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真是没有办法。"
战争结束之前,秀吉一直把这件事压下来,没有处理。战事告个段落之后, 有一天秀吉突然把秘书叫来,让他准备好纸笔,好象孙七郎那张毛孔粗大的可憎 面孔就在眼前似的,用一种训斥的声调开始口述。这封信一开始就进入本题,字 里行间充满了"你这个东西"的斥骂声。
你平日仗着是我秀吉的外甥,待人接物这是粗合无礼。简直是岂有此理。你打 错了算盘。相反,
你应当有这样的决心,让别人提起你就啧啧称赞,觉得你真不愧是我秀吉的外甥 。
从今以后决不再宽恕你。有个时候我甚至想处你死刑。但我对你产生了怜悯之心 ,才决定给你
写这封信。如果你今后能够改邪归正。重新作人,我仍当极力栽培提拔你。
就拿这一仗来说,我派木下兄弟助你,而你却对他们见死不救。对此,你原该深 感内疚。不料你
竟无动于哀。反而派一柳市助前来讨池田监物。在别人面前你本该爱惜自己的面 子,然而想不到你竟
叫他向我另外要人。你的传信人也是个十足的蠢货。我一时曾想一刀斩了他。总 之,你今后要深明事理。
如能学好,让人称赞你不愧是我秀吉的外甥,就比什么都使我满意。
只要你能改弦易辙,哪一国都可以给你。但是,如果仍象现在这样不明事理、蠢 笨无知,纵然我
这次饶了你一命,将来仍要严惩,因为这关系到我的面子。我秀吉并不喜欢杀人 ,但象观在这样派你
去别国当诸侯,那更会给我丢脸。到时我不用别人,要亲自斩你。
这是一封名副其实的训斥信,同一件事,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述。在这封信的第 五段里,秀吉用了"你颇灵巧而自作聪明"这句话来评论孙七郎的性格。如果是一 个出身高贵的少爷,被人说成"颇灵巧而自作聪明"是准会生气的。然而从秀吉看 来,话说到这个程度,那已经是对孙七郎的最高限度的赞美之辞了。这封信接着 写道:
正因为如此,我才赏识你,原本打算让你代替我的职位。可象你目前这副德行 ,是根本不行的。
我甚至暗自思讨,这兴许是老天不让我秀吉留名后世,要我断绝香烟。我为此而 深感惆怅。
就这样,这封信反复致力于训斥这个主题。但是孙七郎却对信的用意不甚明白 。他读完来信之后,当即对来人说道:"是说我武艺不高,胆小怕死吗?"
在座的是两个信使,一个叫宫部善祥房,一个叫蜂须贺彦右卫门(原名蜂须贺 小六)。孙七郎的肤浅而粗疏的理解能力,使他们两人目蹬口呆。他们沉默片刻之 后,开口道:"不,不是这样。"
两个信使仔细地向孙七郎说明了秀吉的真意。“我知道。”孙七郎大声地说。 读懂这等程度的信件的水平,这个青年人还是有的。然而有一点孙七郎无法理解 ,那就是秀吉为什么发怒。孙七郎想,尽管信中有四五处讲到了有关精神的事, 但真意恐怕是责备他武艺不高和胆小怕死。准是如此。如果是这样,那么秀吉对 我孙七郎显然是估计过低了,是看错了。这真是没有想到啊!
"我本来就是个勇猛的人嘛。"
孙七郎早就有这样的信念。更确切地说,他早就形成了一种习惯,相信自己是 勇猛的。象念经一般再三重复而形成的信念,给他的心灵包上了一层薄膜。正是 靠了这层薄膜的支撑,孙七郎才敢于骑在马上充当一军的大将的。这时,孙七郎 心中在暗暗思讨:“秀吉不知道我勇猛。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只打了一次败仗, 不应该受到如此的责难。”但是他毕竟不好将这些话说出口来。他沉默了许久, 然后小声地问两个信使道:"我今后究竞该怎么办呢?"
孙七郎想,两个来人都是老于世故的人物,他们准会知道该怎样才能平息秀吉 的怒气,使他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是啊,这的确是个问题啊。我们觉得,从今以后,你的一举一动,还是按你 左右的老将们的吩咐去做为好。"两个信使这样对孙七郎说。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3.93.173.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