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oldking()
整理人: fslts2(2003-11-14 23:54:03), 站内信件
|
不审时度势,生搬兵书决定了马谡的命运。纵观中国军事,背水一战鲜有固守待 攻的。韩信之背水一战是敌我兵力悬殊,易守难攻的情势下,背水决战鼓舞士气 ,辅以奇兵,遂破强敌!项羽之破釜沉舟,也是在敌强我羽,敌守我攻,易守难 攻,为避免消耗,打破僵局,不得已而采取的奇计。当时之势,蜀军士气高涨, 街亭易守难攻,本当守隘控险,何须乎舍水上山。
不听忠言,终致大败。马谡本为诸葛亮的参军,平时只负责出谋划策,如今权柄 在握,将令如山倒,大有显显自已才华,露一手给大家瞧瞧的心理,更有权力情 结,如何听得进小小裨将王平之言!
凡用背水一战之计者,皆掌握了战场 的主动权。马谡不审时势,滥用奇计,已失 天时;不守水道,弃险而屯,已失地利;坐以待攻,丧失主动,不听忠言,一意 孤行,已失人和。如此境地,不败何待。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 club.netease.com.[FROM: 202.98.108.1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