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eilao()
整理人: fslts2(2003-11-09 19:28:10),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beb (mimi), 信区: ShuiHu 标 题: Re: 武松知色否?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Mar 4 02:52:18 1998)
色, 人人都知; 情则不同.
武松不是那种细腻的儿女情长的人, (所以进京见李师师的事得让燕 青这种风流乖巧的人来干) 但说他不知色, 那就近乎木纳了. 他并非 如此, 他只是在搓折之下, 已经看开了卿卿我我, 放任形骸, 作行走 江湖的"行者".
武松 "血溅鸳鸯楼" 前还是一直想过正常的有妻有小的生活. 不是那 知府还许他一个丫环吗? 可惜武松被骗, 就连情也不信了. 在这之前, 就算他对金莲并不反感, 但一句"嫂嫂"就决定了他会约束自己, 不让 情泛滥. 更不要提金莲必竞杀了他亲哥哥, 那么就连那一点不反感也 会被仇恨淹过吧.
有人说 "血溅鸳鸯楼" 里的武松杀人不眨眼, 已经失去理性. 其实, 这才说明了一个正常人是如何在不正常的礼教社会中渐渐心理失衡. 武松不是完人, 在被一骗再骗之后, 正规道路已经对他封上了大门, 他也索性淋漓尽致地杀人喝酒, 放开野性的一面, 而这一面在他酒醉 而过景阳岗时就已初露端倪...
不错, 水浒讲的就是一群贼的故事. 但贼也有人性, 贼也个个不同. 这才 是水浒好看的地方. 也有人说水浒的最大败笔是以宋江为象征的"替天行道" 的儒家思想. 我认为这才是作者在无意识下揭露的真正悲剧-- 中国的人性 总是冲不出理性, 即, 所谓的"人间正道". 殊不知人间可能本无正道, 人 性有善有恶, 顺其自然, 也许会少一些白道或黑道上的 "吃人".
连红楼梦也不过再次说明了人性在中国的无可归依. 以宝黛为主线的人本 精神, 最后不是消亡, 就是遁世. 但是红楼梦至少没有拿一个新的正道来 压旧的正道, 这是红比水高的地方.
越扯越远... 从水浒到红楼到金庸(仅以通俗程度 不论文学功底) 情是越来 越重要了 但是要写出真正的中国人的情 (注意不是色 不是性 不是宿命 是人对人的关注) 可能还要有一段时间.
打住打住
Mi
【 在 syzone (原痴)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武松不懂爱情,只是一杀人机器,那没什么了不起。 : 如果懂,那么武松就是真的英雄了。 : 请喜欢武松的朋友证明之。不喜武松的朋友反驳之。
--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4.198.107.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