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古典小说>>中国古典文学(以年代划分)>>明代文学>>关于《三国》>>论曹操----翦伯赞

主题:论曹操----翦伯赞
发信人: goldking()
整理人: fslts2(2003-11-09 19:02:26), 站内信件
发信人: mad (想要翅膀的熊猫), 信区: masterpiece
标  题: 论曹操----翦伯赞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Sat Aug 29 10:56:35 1998) , 站内信件

                      论曹操----翦伯赞      
    看了新版的赤壁之战,想替曹操说句好话. 
    替曹操说好话是很危险的,因为她是人所共知的奸臣.
    解放以前,鲁迅曾经替曹操说了几句好话.他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

想起 三国演义,更而想起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但是鲁迅先生也觉得要申
明一下, 他说,他虽然"非常佩服曹操",担他并不是曹操一党. 
    最近,郭老也替曹操说了几句好话,他说: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应该作高度评价
的. 他应该被称为一位民族英雄.当然,郭老也"不是曹操一党",不过非常钦佩
曹操而已.
    我也不是曹操一党,但非常佩服曹操.在我看来,曹操不仅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
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而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 
    说曹操是三国时第一流的政治家并不是因为他善于运用机会把自己提升到显
要的知治地位,而是说他一贯地把统一中国当作自己的政治使命,虽然他没有完成

统一的任务,但他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豪族混战局面,并且从中国的西北边
疆解除了游牧种族的威胁,保卫了黄河平原的城市和农村,恢复了黄河南北的封建

秩序,替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当然,西晋的统一主要是由于黄河流域社会
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结果,但曹操的努力,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说曹操是三国时第一流的军事家,也不是说他曾经著过十几万字的兵书,善于
纸上谈兵,而是说他能够运用当时豪族之间的矛盾,选择适当的时机,去打击他的

敌人.使大大小小的豪族,一个跟着一个地倒在他的面前.
    曹操不是职业诗人,但说他是三国时第一流的诗人,我想他是当之无愧的.史

载他登高必赋,又说他的诗篇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从现在保留下来的曹操的少数诗
篇,可以看出他的诗篇,苍凉雄健,才气纵横,就是他的天才的儿子曹植也是望尘莫
及的. 
    曹操不仅是一个天才的诗人,而且是诗人的最好的朋友.在他的周围集合了一
些当代最有名的诗人,文学家,包括辱骂过他的祖宗的陈琳在内.由于曹操的提倡,

所以在大动乱的建安时代,出现了一个文学的繁荣时代.
     象这样一个中国史上有数的杰出人物,却长期被当作奸臣,这是不公平的.我

们应该替曹操摘去奸臣的帽子,替曹操恢复名誉.
     在否定曹操的过程中,三国演义的作者可以说尽了文学的能事.三国演义简直

是曹操的谤书.三国演义的作者并非没有看过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他看,而
且看得很仔细,他知道曹操并不如他所讲得那么坏,那么愚蠢无能,但是为了宣
传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他就肆意地歪曲历史,贬斥曹操.他不仅把三国的历史写
成了滑稽剧,而且还让后来的人把他写的滑稽剧当作三国的历史.应该说,三国
演义的作者在对待曹操的问题上是发挥了他的强烈的政治性.
     在否定曹操的工作中,过去的戏剧家也尽到了他们的责任.为表达时代的要求
,
过去的戏剧家不仅把三国演义的观点搬上了舞台,让剧中的人物说着三国时代的言
语,拿起三国时代的武器来守卫着自己的陛下,替自己的陛下打败可能出现在当
代的曹操;而且在形象塑造上,发挥了他们的艺术天才.曹操的脸谱是一种杰出的艺
术创造.看了曹操的脸谱就使人联想到石灰粉刷国的墙壁.戏剧家用这样令人可
憎的苍白的颜色,表示曹操的冷酷;再用墨笔在他的脸上钩出几条黑线,表明他的阴
险.通过这样的脸谱,过去的戏剧家把曹操从一般的粉脸人物中区别出来,表明曹操

不仅是一个奸臣,而且是一个超级奸臣.
     过去的人把曹操当作奸臣,乃至当作超级的或是典型的奸臣,是很自然的.因

他明是戴着正统注意的有色眼镜来看曹操.在这种有色眼镜中,曹操只能是一个奸
臣.     所谓正统主义的历史观,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历史观.任何对皇帝不够忠诚
,乃至
不够礼貌的人,都可以被指为奸臣.何况曹操可以发誓,他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觊
觎那个他认为是火炉的宝座.虽然他自己说过,即使上帝要把天下交给他,他也只作

周文王,但是他的儿子却作了周武王.而且这位三国时代的周文王也曾经自封丞相
,自封魏王,自己批准自己使用仅次于皇帝的仪仗队,甚至对于他的陛下汉献帝还采

取了粗暴的态度.他有时简直忘了君臣之义.这一切都暴露了曹操有不逊之志,并不
如他自己所说的是别人的妄相忖度. 
    象这样一个具有不逊之志的野心家,是不会有一个封建皇帝会喜欢他的.只要
提起曹操,皇帝们就会感到自己的皇冠有滚到地下的危险.为了保卫自己的皇冠,

就必须动员文学艺术从自己的时代消灭曹操.而封建时代的文学家.戏剧家业很好
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们在赤壁之战的祝捷大会中,把英雄的称号送给了年轻的

周郎.而把那没有烧死的曹操交给一位理想的先知诸葛亮去看管 .
    但是现在,我们不仅消灭了封建皇帝,也消灭了封建皇帝赖以建立的封建制社

会,我们就不应该再保存以帝王为中心的正统主义历史观,而是要建立以人民为中
心的历史观.站在人民的立场,曹操有没有不逊之志就不关重要,更不应该就此说

曹操是一个奸臣.  
    新版的赤壁之战,提出曹操的问题,也使很多三国人物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并

且把这些人物贯串在各种矛盾斗争中,现出赤壁之战的复杂性.但是,如果历史剧的
主要任务,是要赋予这些历史任务和事件以新的政治意义,使赤壁之战这个历史
事件更好地为我们自己的时代服务,最好能够暗示这个战争的性质和他所引起的历
史后果.     我们知道,人们总是很高兴地看到曹操的每一个失败,而曹操提供出
来的这一
类资料又实在太少了.赤壁之战曹操是输了,因此在演出赤壁之战的时候,人们总是
欢呼孙权和刘备的胜利.这种心理,主要的是仇恨曹操的反射.其实,从本质上来
说,孙权,刘备和曹操并没有不同.他们同样是地主阶级武装集团的首领,赤壁之战
便是这三个地主阶级武装集团之间争夺霸权的战争.谁战胜谁,都是地主阶级的胜

利.但是,赤壁之战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带有决定性的一个战争.只有这一点
和当时人民的命运是有关的.人民不喜欢分裂,如果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胜,其后果

可能是中国的统一.但是这个战争是以曹操的失败而结束. 
    人们明知道不管是谁的胜利都是地主阶级的胜利,但仍然把曹操的失败,当作

自己的胜利,这不是为了别的,就是因为曹操玩弄了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曹
操是有一点鸵鸟思想的.他以为把头埋在沙漠里,别人就看不见他的身体.因此,他

总是抓着汉献帝不放手,企图藏在汉献帝的背后完成做皇帝的一切准备工作,而在
他宣布自己为中国皇帝的前一天,都没有人知道.在这一点上曹操是曾经借重过汉

献帝,这是事实;但如果说他的天下是从姓刘的手中篡过来的,那就有些不合事实.
因为当曹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起义的农民军已经粉碎了东汉王朝的天下,

在这残破的疆土上出现的是大大小小的地主武装集团的营垒,当时的汉献帝除了一
件褴鲈的皇袍以外什么也没有了.象这样一个皇帝还能从他手里篡到什么?曹操
的天下,是自己打出来的,不是从姓刘的手里接收过来的.假如曹操痛痛快快地披上
皇袍,谁能说他不是太祖高皇帝?就是因为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 反而被人

抹上了一脸白粉.退一步说,就算曹操的天下是篡姓刘的,又犯了什么法呢?难道在
楚汉战争中宣布的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言,对曹操还有法律的效力?难道姓刘的应

该永远做中国的皇帝?如果说想作皇帝的便是奸臣,那三国戏中的粉脸就太多了.当
时大大小小的拥有武装的豪族,哪一个不想作皇帝?袁术就做过皇帝,袁绍也准备了

刻玉玺的石头.正象曹操所说的,假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实际
上,孙权和刘备后来都做了皇帝,为什么姓曹的想做皇帝就在他的脸上涂了大白粉
?
    是的,最后宣布汉朝的终结的是曹操的儿子,但是这个政权应该不应该结束呢
?我说,应该结束,因为成千成万的农民到处起义暴动,就是为了结束这个政权.当然

曹操父子并不是为了农民的利益而结束这个政权,但结束这个政权,在客观上是符
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因为当时人民所处的地位,正象马克思所说的步利丹毛驴所

处的地位,"他不是在两包干草之间,选择那一包较好,而是在两阵棒打之间,选择哪
一阵打得更痛".曹魏王朝对于农民来说,即使不是一包干草,而是一阵棒打,但比起

汉末那个宦官的政府,特别是是那些使当时人民随时有变成肉泥的豪族混战,总是
一阵较轻的棒打,而且按照历史记载曹魏王朝曾经镇压豪族,给农民犁牛,进行了一

些恢复生产的措施,这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可能还是一束干草,虽然不是很好的干
草.     当然,曹操被指为奸臣业不是没有原因的.主要地是他一方面要做违反正
统主
义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要把自己假装成一个正统主义者,因而就被正统主义者把他
踢出了自己的圈子.   

    这是节录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论文. 

--
醉卧沙场君莫笑   自古征战几人回
欢迎你访问古典小说区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7.201.8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