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潮汕风情>>
〖潮汕戏曲〗
>>潮剧知识>>潮剧知识——旧潮剧班的组织机构

主题:潮剧知识——旧潮剧班的组织机构
发信人: southernchen(南戥)
整理人: southernchen(2002-07-05 01:08:35), 站内信件


旧潮剧班的组织机构

    潮剧也称潮音戏,新中国成立之前,每班各取一个班名。如老正顺兴班、老源正兴班、老三正顺兴班、老怡梨香班、老玉梨香班。经营者为豪绅大族,清末普宁方氏一族便缴戏一百多班。风流及于邻邑,故揭阳经营戏班也不少。

    潮剧班社旧时皆为豪绅巨贾所经营,但其组织分工极为细密,大体可分为职员、乐工、演员三部份。其职务分配有条不紊,班规严如律法,名称富有地方色彩。职员分为: 
    箱主:或称戏爹,是戏班的东家主人,也称“班主”。 
    大簿:专司银钱出纳,并主持戏班对外事宜,是班主委派驻班的代理人。 
    大簿爹:专管簿记账务,是大簿的副手,此职多由戏爹的亲信担任。
    班长(读“张”第二声)设内班长与外班长二人,外班长负责带班演出,决定戏金,聘约签订,收帐诸事宜;内班长则专管戏馆内业务。 
    雨伞仔:属外班长领导,负责出门收帐,接洽收戏签订演戏合同。 
    阿姆:专理洗涤全班衣服。一班常设一男一女。 
    鼎上鼎下:负责膳食。鼎上负责配米做饭,鼎下负责起火担饭上台等。 
    亲丁:三至四人,是戏爹、班长的亲信,专门监视童伶行踪,向戏爹告密等。 
    教戏:每班聘有教戏先生二至三人,有的负责教新童伶,有的负责排大连戏。有权责打童伶,甚至“抄公堂”(一个有错,全体受罚)。 

    乐工部份: 
    司鼓先生:夜场上台司鼓,指挥乐队,还负责开戏和上台演出管理,是“武畔”的当然领导。 
    头手:司二弦兼吹吸呐,是“文畔”的当然领导。 
    二手:司二弦及三弦或琵琶,演日戏当头手。 
    三手:司椰胡。 
    二手打鼓:是打鼓先生的副手,日场司鼓夜场打锣。 
    打锣:专职打锣。 
    其余秦琴、横笛、锣仔、钦仔等乐器,则由空闲的老演员或打杂者兼任。 

    演员部份: 
    演员中丑和净的地位最高,尊为师父,俗称额头,由成年人扮演;次为老生,凡上台开锣前拜田元帅都必须由一个公未角色的老生点香,也称香公。其余多属子弟角,满期的童伶或将满期的老戏,童伶们称为师兄。 
    “私家”:戏班中最低层的,生活最苦的要算“私家”。他是由一个或几个师父叫来在戏班打杂工的。这些人过演出点时为“额头”收铺盖挑担铺盖,到点后又为其搭铺盖,长年吃戏班的大桶饭,没有工资,逢年过节只由雇用的师父给点零用钱。

 
 


 



----
 人总想让精美的时刻成为永恒    可是大脑有时候却真的会生锈

潮汕风情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