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m726hk(森美)
整理人: sam726hk(2002-07-04 12:03:27), 站内信件
|
今天的香港,想重新晉身為「國際城市」。其實,香港本來已經為「國際城市」了。中環交易廣場和機鐵站之間,就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在九龍灣,還有一個「國際展貿中心」,還沒有計算九龍城才拆掉沒有幾年的「國際戲院」。
這三大「機構」,可並稱為「三大國際」。香港當然早已是第一級的「國際城市」了,不然,怎會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展貿中心」呢?「國際金融中心」雖設在中環,一定每天有許多「國際人士」在上班,「國際展貿中心」雖開在九龍灣,也一定有許多「國際人士」在展出他們的新產品。
雖然「國際金融中心」附近沒有甚麼金髮鬼佬,但不要怕,逢星期天,交易廣場外的天橋,會坐滿幾百個菲傭,用報紙打地鋪,坐在地上玩紙牌,搓着腳趾聊天,啃雞骨,她們的活動範圍,離「國際金融中心」五十碼以內,這是唯一具有「國際氣氛」的一天,雖然星期天,依國際慣例,都不辦工。
至於「國際展貿中心」,因有線轉播世界盃而聲名大噪。最近用超巨熒光幕,天天直播賽事,世界盃是國際盛事,在「國際展貿中心」舉行的世界盃直播,自然是一項「國際盛事」了——且不說滿堂的活力現場觀眾,十之七八,都染了金毛、黃毛,遠遠看過去,還以為是鬼仔、鬼妹,「國際feel」十分濃厚。
還有數不清的「國際學校」——「國際」兩字,很貴很貴的,因此「國際學校」的學費,自然比母語學堂多幾倍。「國際學校」除了必有鬼佬教師之外,一個課堂之中,設有幾個阿差、半唐番點綴點綴,「國際感覺」不足,當家長來到課室參觀時,發覺四十個學生都是黑頭髮,自然有權怒氣沖沖地前往校長室交涉,向那個假洋鬼仔校長要求退學,「回水」學費。
香港一早是「國際城市」了,董特首還擔心甚麼?眾多「國際」之中,令人最懷念的當然是一邊看《無頭東宮三太子》,一邊可以吃竹蔗,把蔗渣往地上吐的國際戲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