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艺术·体育 ☆>>艺术>>中日乐坛交流记录感~

主题:中日乐坛交流记录感~
发信人: chenyun1314()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5 00:46:30), 站内信件
早在四五十年前,中日演艺圈的交流就已经开始了,
追溯到抗战时期卧底在中国的女间谍李香兰,以至于写出《苏州夜曲》
的日本音乐大师服部良一都算是活跃于当时中国乐坛的佼佼者。    
而后日本歌曲更透过翻唱的管道突破层层限制,慢慢渗入华语市场中,
到底日本歌曲是靠什么来征服我们的耳朵?而反攻日本成功的华人歌手又
有哪些呢?就请大家跟着我们进入音乐的时光隧道,一起看个究竟吧!
             70年代:民谣、歌谣曲黄金时期  
    战后的日本吸收美国文化的精华,将许多新音乐元素融入他们传统的
歌谣曲中,甚而开发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乐风,当时的民谣(民歌)曲风
也相当盛行,许多仍活跃于现今日本乐坛的大师级人物如井上阳水、吉田拓郎
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人物,日本当时的崇洋心理颇重,导致那时日本乐坛也有许
多外籍艺人及团体,只要有特色就绝对能出头,所以台湾的一代歌后邓丽君、
狂野歌姬欧阳菲菲都顺势打入日本歌坛,有日本血统的翁倩玉,来自香港的
陈美龄则靠甜美的声线一举获得了日本人的喜欢。同时日方也突破重重限制,
硬是把西城秀树、山口百惠等一票帅哥美女引进华语乐坛,此时中日的音乐交流

可说是打成一片。不过日本歌手阪本九即以《寿喜烧》一曲打入美国市场,在
当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话题。
            80年代:偶像、实力并盛时期
    到了80年代,日本音乐透过翻唱管道进攻华语市场的情况更为明显,许多
歌手更是连歌带造型向日本艺人抄,也因而抛起了第一阵哈日风潮,那时红遍
日本的帅哥进藤真彦,少年队都纷纷前往港台作秀,但港台所打的音乐牌却频
频失效,只有成龙挟电影卖势以玩票性质进军日本歌坛,而那时的日本翻唱三
大宗——中岛美雪、恰克与飞鸟、南方之星至今仍是港台歌手的最爱。张国荣、

谭咏麟都曾翻唱过他们的歌曲。80年代末期,实力派歌手开始抬头,“安全地
带”等艺人纷纷前往香港、北京开演唱会。
           90年代:百家争鸣的多元时期
    90年代初期以偶像方式包装的港台艺人林忆莲、伊能静、王祖贤、周慧敏、

刘德华、孙耀威等人因缺乏独特性而惨遭“滑铁庐”的命运,以香港独立音乐
姿态赴日发展的BEYOND也因主唱黄家驹不幸去世而留下重创。反而日本却以
“搞笑”的手法将一些二线艺人像千叶美加、东京劲舞娃娃等歌手打入港台市
场,为突破这个困难,港台娱乐圈齐心协力发展出进攻东瀛的策略:首先是透
过最受日本市场欢迎的港片带领实力派巨星抢攻,如《重庆森林》即拉抬了王菲

和金城武的声势,陈慧琳也在港片与广告的推波助澜下抢滩成功;再者就是使出

借力使力的绝招,只要有小室哲哉、淳君、河村隆一等日本头牌制作人的背景,

想不红都很难,属于此类的乐坛宠儿有:林榆涵、叶佩雯、林晓培、太阳与月亮

等人,此类中最出色的算是:徐若暄和丁小芹。    由于日本艺人在包容性大的

台湾市场吃香,所以很多艺人都相当乐意来台发展,并以此作为咸鱼翻身的资
本。例如酒井法子就是很好的案例,不过也不是每个来港台发展的艺人都有不错

的际遇,像白户茉莉、小林优美都是失败的例子。    由于港台及日本的市场
竞争都相当热烈,滚石唱片甚至还在日本设立公司,这是第一个在日本设立分
公司的华语本土的唱片公司,他们旗下的艺人如顺子、莫文蔚都曾相当积极的进

攻日本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0年:交流合作、融洽共进新阶段
    一、影视和广告合拍开头:随着更加一体化的全球性趋势,更加广泛的交流

与合作成为新时代的主题,2000年大概是中日演艺圈合作最为广泛的一年,这种

合作先是从1999年末的电影合拍风开始吹起,刘德华和石田光拍了青春偶像片
《爱情命运号》,郑伊健和张柏芝等人主演的《东京攻略》不仅在日本拍摄,而

且远藤久美子及新星白川南等人都参加了演出。也许是导演发现合拍电影确实是

一条可走之路,紧挨着今年王家卫组织了中日两地的顶尖人才:王菲、梁朝伟、

木村拓哉等人投入新片《2046》;唐季礼也组合了郭富城和藤原纪香合拍了一部

《雷霆战警》,其实在此之前,黎明和濑户朝香、刘德华和常盘贵子都合作过电

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金城武也因主演了日剧出位,成为炙手可热的日本新一

代的偶像。接着演电影、电视合拍风之后,又有一批拍广告的合作风,其中风头

最劲的要算王菲,王菲曾在日本获得“国外最受欢迎的歌手奖”,前一阵在日本

拍的手机广告以未来时空女战警的新颖形象在日本引起了这个品牌的手机销售高

峰。
    二、串门开唱热闹:演艺圈的合作,也带动了乐坛的合作,首先是一大批日

本歌手相继来港台和内地开演唱会和宣传,先是青春偶像近几小子到香港和台湾

开歌迷会,接着柏原崇也到香港做宣传,最近又有友坂里惠为其新发行的《最爱

》精选集宣传,除了替新专辑宣传外,还与歌迷见面,让她很惊讶的是台湾竟有

这么多的人听她的歌。酒井法子、湘川七濑也将与今年8月到香港开唱。张宇、

王菲今夏在日本的又一轮演唱会开锣。中日歌手的互相串门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广

泛的合作性,让两地的歌迷也有更多的机会亲身体验到他国明星的魅力。
    三、相互取经拍档频繁:除了演艺活动的互动外,在音乐本身上也有很多交

流的地方,比如王力宏和苏永康都将与日本艺人合唱。可能是以前有许茹芸、
丁小芹、柯以敏等人去日本完成唱片取得的良好成绩记录,五月天的今年新专辑

《爱情万岁》也专门赴日本邀请椎名林擒的录音师为他们操刀制作,而今年最明

显的是新生代女生大量涌向日本取经,先是年初丁小芹赴日本录制她的新专辑
《walking 2000》、接着刘虹华和戴佩妮还有萧亚轩都纷纷赴日学习,刘虹华
和萧亚轩还在同是百代名下的师姐宇多田的带头下在日本举行了小型的演唱会。

而日本方面,也纷纷向华语乐坛渗透,以仓布麻衣为首的歌手都相继在新专辑中

演唱了中文歌曲。早安少女组的发言人中泽裕子将推出个人单曲《上海风》,
旋律中流露浓浓的中国味道,歌词的内容更旨在形容日本女孩与中国男孩于日本

相遇而相恋的故事,为了符合中国曲风的意境,中泽裕子的造型,从头上的帽子

、披的丝巾、搭配开高叉的裙子,令人有种回到夜上海的错觉,忍不住怀旧一
番。此外,最近日本金牌制作人小室在香港一口气签了五个女弟子,这些少女
都各有特色,据说下一步就将到夏威夷灌录唱片,进攻乐坛。
    四、翻唱依然盛行:南方之星今年初在日本推出的新单曲《海啸》,至今
销量已突破百万日元,发行量稳坐日本唱片销量排行榜的前几名,如果耳朵敏锐

的歌迷一定不难发现,最近苏永康强打的新歌《她爱了我好久》正是翻唱这首
歌。候湘婷新专辑中的《Be lieve》一曲,则翻唱了日剧《三十拉警扳》中的
插曲《I Be lieve》。而陈慧琳的《情不自禁》则翻唱了宇多田的成名作
《Autonatic》。

--
嘻嘻哈哈的小野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10.158.14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