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xydx()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5 00:51:33), 站内信件
|
圆明园,华夏子孙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它的未来在哪里?恢复?重建?争
争吵吵了十几年。
近日有关部门通过了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规划。然而,半路杀出了程咬金,
几位青年学者站出来疾呼:“在圆明园上建遗址公园,我们说不!”
中国社科院的博士王彬生从1994年开始研究圆明园问题,他痛心地对记者说
:“去看看现在对外开放的圆明园公园,你就明白作为公园的圆明园,它的未来
将怎样?”
记者花了两个小时,坐车看遍了5200亩的圆明园。唯一的感觉是:惊讶与痛
心!目前对游人开放的是福海(含)以东的长春、万春两园的大部分,是一个与一
般公园无异的地方,有卖煎饼的小摊、有10元钱拍一次照的摄影棚、有图腾园、
游乐场、卡丁车……而闻名世界的大水法的废墟上爬满了嬉笑的孩子。而福海以
西的未开放区是堆积如山的垃圾、外省机动三轮、豆腐作坊、农家毛厕……历史
的沧桑悲怆、肃穆的凭吊感荡然无存。
圆明园管理处的杨来运整天面对这样的圆明园,他也同样痛心:“我们也不
愿意圆明园变成这样。但圆明园的地面建筑已被侵略者的一把火烧掉,目前恢复
的是山形水系。作为公园,圆明园必须为游客提供这些设施。”他和王彬生有一
个共同的认识:现在的圆明园没有灵魂。
给圆明园的未来一个灵魂,这是“说不”的青年学者们的理想。王彬生说:
北大勺园、清华园都是历史名胜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每一位参观者震动和感动
。他提出了建设圆明园大学的方案:“能否站在民族文化重建和发展的高度,重
组北京主要文科和艺术类院校,按21世纪规划设校,给荒芜的万园之园注入新的
文化血液和灵性。实现历史悲剧价值和未来民族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突破国耻
见证和爱国主义基地的简单思维,让圆明园成为中国的文化艺术硅谷,构造中国
文化的三峡工程。”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33.73.1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