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aplebirch()
整理人: dannylu(2000-12-28 16:30:00), 站内信件
|
大凡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人,聚焦点往往落在主人公孙少平身上,而我对 另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孙少安却“情”有独钟,并有一些肤浅的看法。
与孙少平不同的是,少安几乎没有读过书,这就决定了他没有少平那种对生活的 热爱与激情,也没有那种闯荡世界的雄心壮志;他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但它却是那个特定年代的典型代表,感情世界中的守旧与事业道路上的创新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感情问题上,如果说少安不爱田润叶的话,也许有很多人不相信,润叶又何尝 不深爱着少安,他们之间产生了爱的火花,但为什么他们的心没有交流、碰撞呢 ?为什么爱的火花没有燃烧、蔓延呢?我想:这主要归根于少安的守旧思想。少 安的婚姻观念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也就是这种潜意识的传统的门当户对,男女 相当的心理,阻碍了他与润叶之间的感情的继续发展和升华。这种心理作用,使 他胆怯了,害怕了,不感大胆的去爱,去追求润叶,在传统社会的束缚中自我封 闭起来,别无选择地情况下,选择了逃避这种方式,从而用润叶的一片痴心化作 一场持久的相思 ,最后造成大家的痛苦。
但在事业道路上,少安走的却是与之相反的一条路,敢于创新的路,这又无疑是 一个成功者。在“文化大革命”后不久的年代,在那种萧刹的环境中,能率先起 来办红砖厂,这本身就是一种胆量,一种勇气;同时,一个地道的农民,打破传 统的农业格局,兴办企业,这是突破,是创新,是挑战。可想而知,在改革之初 ,要创新,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克服多少困难;而少安不顾这些,顶住各方面 压力,克服一个个困难,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终 于如愿以偿,成功创办了一个砖厂,成为新型的农民企业家,这是多么的不简单 啊!在我们改革大潮的今天,在我们呼唤知识经济的时代更需要这样的人才,更 需要少安那种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的来说,孙少安是改革开放前后一个正在逐步解放但又没有完全解放的农民青 年,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少安他们一方面受到婚姻观念的束缚,他们不敢冲 破束缚走出来,只好封闭在那个圈子里;但另一方面改革之风逐渐兴起,青年人 又是最具活力的一代,他们不甘心安守现状,想干出一番事业,所以大胆地去尝 试,去向传统的格局提出挑战。少安那一代自身矛盾一代,是在改革开放前后这 个特定时代的特殊产物,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守旧,但又酝酿着创新。
我敢说:在孙少平平凡的世界中又蕴含着极大的不平凡。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5.40.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