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生活·休闲 ☆>>生活>>清新俊逸淳朴恬淡

主题:清新俊逸淳朴恬淡
发信人: bywind()
整理人: red_angle(2001-08-25 01:08:41), 站内信件
选自《神州学人》第130期

近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赋得永久的悔》,品阅再三,如坐春风。季先生写散文,
自谦为“有点客串的性质”,却也所获不菲,迄今已出了七种集子,声名腾播,拥有
不少钟情的读者,在散文界稳稳地占有一席之地。季先生有渊博的学养做底,大手笔
写小文章,故而根深叶茂,蔚成风景,于尺幅寸楮中兴云布雨,驱遣自如,毫不费力
,人谓之“天成”。书中散文系先生耄耋之年所作,却丝毫不见才枯情衰、残塘败荷
的光景,反而越老越熟,如绚烂的晚晴,境界全出。一般来讲,大凡学者写散文,难
免不作“寻章摘句老雕虫”掉掉书袋,述述学理,发挥其天然优势,但季先生这样的
文章很少,多数仍是传统的叙事抒情的路子,不以意害文,也不以文害意。叙事则历
历如绘,状在目前,抒情则笔酣墨饱,感人肺腑,倘不是从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
既清新俊逸,又淳朴恬淡,构成了季羡林散文的美学风格。集子中《怀念西府海棠》
、《赋得永久的悔》、《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忘》、《月是故乡明》等作都是
具有代表性的名篇。

此书共收散文六十二篇,计字二十五万余,内容编排上分成四个小辑。第一辑写往事
漫忆,字里行间充满对故乡--山东老家和第二故乡--北京的款款深情;第二辑写
屐痕游踪,祖国的自然山水与异域的风土人情,都尽传美的气韵;第三辑写情怀心声
,袒露人生态度,描摹人格画像;第四辑,写故朋旧友,再现了几位著名人物的风采
、精神,极具史料价值。

纵览全书,发现其实质每页上都端端正正写着一个大大的“爱”字,爱家乡、爱自然
、爱亲友、爱人生、爱事业、爱祖国。他说:“爱国没商量”,“即使把我烧成了灰
,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具有爱心的人才能广结
善缘,充溢爱意的作品才能滋润读者的情感,历经风雨沧桑而不改爱国之志的作家学
人才能称作民族的良心。读季先生的散文,仿佛在谛听一位蔼然仁者的娓娓絮谈,若
春风化雨,良语解人,十分亲切平和,没有盛气凌人的教训,没有居高临下的布道,
只觉一种温馨恬澹的情愫在文本中萦回流贯。北大红楼,清华水木,故乡的明月,故
去的亲友,家养的猫,外国的岁月……在季先生笔下,所有的风物人事莫不溢出浓浓
的情致,让人感受到岁月不居,春秋代序,然人世间最重要的、最不能遮蔽的是爱的
阳光。季先生的散文创作体现了鲁迅所说的审美原则:创作总根于爱。

季先生在书序中云:“我追求的风格是: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
,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环,万勿率意,切
忌颟顸。”季先生积六十余年的创作经验,可谓深得散文艺术中三昧,加之贯通东西
的深厚文学修养,圆融无碍地实践了他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当今散文界独出机杼的季
羡林体,具有独在的艺术魅力。(作者:刘江滨)

--
    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
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
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 来源:·Netease BBS bbs.nease.net·[FROM: dcbpc55.shenzhe]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