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now()
整理人: snow(2000-02-21 23:16:03), 站内信件
|
2、古人调平仄常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律句中各节平仄宽严的划分 解释从略
(2)注意粘、对关系,力避失粘和失对 为了平仄安排的多样化,无论律、绝或排律,在篇式结构中,存在句 与句之间的粘和对的关系。“粘”指上一联对句(每联的下句称对句)的第 二字与下一联出句(每联的第一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一致。所谓“对”, 就是每一联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基本对立。
(3)避免犯孤平 孤平,严格者认为凡两仄之间独夹一平,特别是发生在四、五、六字 处,都叫孤平,应该补救,否则便算犯了正格的要求。一般则认为诗家大忌 的“孤平”主要指四种基本格式中的第三种“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七言的 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只能是平声。如改用仄声就叫犯孤平。具体说, “仄仄平平仄仄平”不能改成“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不能改成“仄平仄则平” 韵脚是固定格式,不算在内。据考证,《全唐诗》中犯孤平的只有两例。
(4)拗救句的使用 有时候为了取得创作上的自由,古代诗人有的冲破正规格律的限制, 采用了一些不按常规的平仄格式。当然,这些格式并非离谱太远和十分拗口 的。并且也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的。这些诗句称为“拗句”。 所谓“拗救”,“拗”指该用平的地方用了仄或该用仄的地方用了平; “救”指出现上面情况后,在本句或对句适当位置中,把另一个该用仄的字 改为平,或该用平的改为仄。
(5)其他 除拗句外,在篇式上还有排列关系不合律的律体诗篇,通常称“拗体”。
--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振撼我斑斓的彩翼。
※ 来源:·Netease BBS nease2.gznet.com·[FROM: ppp114.guangzho]
|
|